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用,無之以為利,執有耽無,皆二之也。誠知有無相生, 則有無雖若相對,而所以一者,可以默識,故曰有若 無。此淆訛之宜證者也。一感應淆訛。《易》曰:「咸亨利貞」, 不言感而曰咸,貴其無心。張子曰:「聖人有感無應,正 猶天道之」神,故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 而天下和平。」應只在感中。萬物化生非有意,天下和 平非有心也。君子亦善其所以感之者而已矣。一時 不應,百世猶將應之。有情不應,無情亦將應之。言感 復言應,是二之也。誠知感應之不二,則感應雖若相 待,而所以一者可以微會,此淆訛之宜証者也。一知 行淆訛。《易》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坤只是從乾,故曰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人果能如乾之大知,知性知天, 則坤自然作成,此知行所由合一也。今儒者分知行 為二,是乾坤判然為二矣。蓋以聞見之知,而欲見之 躬行,雖勉強而有不能;以性天之知,而日見之德行 規矩,自然從心。雖知行若相懸,而知真知之果行,則 所以不二者可以自信,此淆訛之宜証者也。一理事 淆訛。視聽言動,瞬存息養,人無一息離事之時,事無 一息離理之時。《孟子》曰:「必有事焉」,事無非理,行所無 事,理即是事也。今精言理而粗言事,其弊也言理則 密,而應事則疏;虛言理而實言事,其弊也應事則窒, 而言理亦誕。惟知理事之不二,則左宜右有周旋中 禮,而所以一者契於無言,此淆訛之宜証者也。何謂 于六淆訛中豁然一貫?蓋知之所由以通者,只此不 容自欺之心,為之真宰。「疑之既深,則思之必切,思之 既切,則辨之必明,辨之既明則差別自審,差別既審 則淆訛自証。」諸動靜、微顯、有無、感應、知行、理事、常人 日求之外種種見為二,致知者日求之內種種見為 一。見為二則意雜而神日昏,見為一則心專而神日 清。思深力久之後,卒然勃然之閒,精誠忽通,群疑頓 釋,自有不覺渙然冰消、朗然雲散者,如釋重擔于通 衢,如開盲瞽于化日。邵子所謂「思之思之,鬼神通之」, 朱子所謂「一旦豁然貫通」,孔子所謂默而識之,皆謂 此也。此物格知至之候也。斯可謂知及之,而區區口 耳擇識之知,無一足存,無一可遺者矣。進此而仁守, 不待勉而自存。如未知而言守其所守者抑何物乎?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故《大學》以致知為 第一義。

《良知議辨序》
胡松

龍溪王子自越緘示《良知議辨》,凡兩帙,曰:「此某與雙 江往復論辨語也,子其裁訂是非,為余梓焉,否則姑 舍之,或以覆瓿。」其言如此。顧余章句,賤儒,何足以與 聞斯旨?然此靈明一竅,通乎宇宙,翳誰獨無?則亦頗 竊窺睹焉。夫王子所稱良知,即未發之中,即發而中 節之和,未應非先,已應非後,即寂而感。行焉而寂,非 「內也;即感而寂,存焉而感,非外也。無先後,無內外,渾 然一體。析也則支。」其言廣大渾融,顛撲難破,近乎墨 子之守矣。然自陽明先生指出此竅,傾懷示人。學者 執德不弘,安其簡便,以知為行,忘其所謂戒慎恐懼, 養而致之之實,以立乎天下之大本,甚至棄真歸贗, 謂寇為戚,至於蕩而無歸,積而為慝,而莫知辨。此雙 江《歸寂》《豫養》之論所由以發者歟?今其言曰:「夫節者, 心之則也。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惟養之豫者能之,豈 能使之發而中乎?使之中節,是宋人揠苗之故智也。 故必歸寂以通天下之感,致虛以立天下之有,至靜 以該天下之動。」雖若疑近于析,然王先生始在滁,輒 教學者靜坐澄心,蓋亦此意。而當世弗察,譁然謂禪。 門人有疑而問者,「世謂先生為禪,何也?」先生曰:「吾學 非禪,吾學孔孟正學,即使孔孟復生,當不能易。第吾 涵養未之逮爾。」嗟乎!此余髫年所親聞于諸老儒者, 豈非實錄哉?然此非先生之私言也,明道固言之矣。 曰:「識得此意,須以誠敬存之,更求義理栽培充拓。」又 曰:「既知所有,不可不養所有。」《中庸》曰:「惟天下至誠,為 能盡其性。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 明,明則動,動則變」,奚俟多言為哉!故《易》既曰:「得其一, 萬事畢。」而又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故養而致之之 功,要不可闕如此也。竊謂二先生言各相發,而義實 相濟。蓋鹽梅麴糵,合而成味,是在學者染指含哺,咀 噬咽啖,有難以口舌爭者矣。夫苟食而知味,味而充 實,則其生色也晬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 不言而喻矣。《大畜》之《彖》曰:「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蓋此之謂也。故願與吾黨諸君子交勗云爾。

《格物論》
孫奇逢

格物致知,為聖學全功,故《聖經》一章,歸本於此。此處 不明,而能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者,未之有也。先正之 言曰:「天地閒觸目皆物,日用閒動念皆格。一部《大學》 皆格物,《六經》皆格物,《孟子》七篇,便可作《大學注疏》。」然 則天下古今止有此一物,千聖萬賢止有此一格,本 無同異。緣朱子補傳,陽明復古本,遂成聚訟。近魏柏 鄉彙諸家之說而欲定于一,又自為之辯。其言曰:「『石 經古本《大學》,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二句,在『本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