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皆不可偏廢。如人兩足相先後行,便會漸漸行得 到。若一邊軟了,便一步也進不得。然又須先知得,方 行得。所以《大學》先說「致知」,《中庸》說「知先於仁、勇」,而孔 子先說「知及之。」然學問、謹思、明辨、力行,皆不可闕一。

問:「南軒云:『致知力行互相發』。」 曰:「未須理會相發,且」

「各項做將去。若知有未至,則就知上理會;行有未至, 則就行上理會,少閒自是互相發。今人知不得,便推 說我行未到;行得不是,便說我知未至;只管相推,沒 長進。」因說:「一朋友有書來見,人說他說得不是,卻來 說我只是踐履未至,涵養未熟。我而今且未須考究, 且理會涵養,被他截斷,教人與他說不得,都只是這 箇病。」汪德輔問:「須是先知然後行?」曰:「不成未明理, 便都不持守了!且如曾點與曾子,便是兩箇樣子。曾 點便是理會得底,而行有不揜曾子,便是合下持守, 旋旋明理到一唯處。」王德脩相見,先生問德脩:「和 靖大概接引學者話頭,如何?」德脩曰:「先生只云在力 行。」曰:「力行以前更有甚工夫?」德脩曰:「尊其所聞,行其 所知。」曰:「須知知得,方始行得。」德脩曰:「自『吾十有五而 志於學』,以至『從心所欲,不踰矩』,皆是說行。」曰:「便是先 知了,然後志學。」王子充問:「某在湖南,見一先生,只 教人踐履。」曰:「義理不明,如何踐履?」曰:「他說行得,便見 得。」曰:「如人行路,不見,便如何行?今人多教人踐履,皆 是自立標置去教人。自有一般資質好底人,便不須 窮理、格物、致知。聖人作箇《大學》,便使人齊入於聖賢 之域。若講得道理明時,自是事親不得不孝,事兄不 得不弟,交朋友不得不信。」問:「是非本吾心之固有, 而萬物萬事是非之理,莫不各具。所以是非不明者, 只緣本心先蔽了。」曰:「固是。若知得事物上是非分明, 便是自家心下」是非分明,程先生所以說:「纔明彼,即 曉此。」自家心下合有許多道理,事物上面各各也有 許多道理,無古今,無先後,所以說「先聖後聖,其揆則 一。」下又說道:「若合符節」,如何得恁地?只緣道理只是 一箇道理,一念之初,千事萬事,究竟於此。若能先明 諸心,看事物如何來,只應副將去,如尺度,如權衡,設 「在這裡,看甚麼物事來,長底、短底,小底、大底,只稱量 將去,可使不差毫釐。世上許多要說道理,各家理會 得是非分明,少閒事跡雖不一一相合,於道理卻無 差錯,一齊都得如此,豈不甚好!這箇便是真同。只如 今諸公都不識所謂真同」,各家只理會得半截,便道 是了,做事都不敢盡,且只消做四五分,這邊也不說 那邊不是,那邊也不說這邊不是。且得人情不相惡, 且得相和同,這如何會好!此乃所以為不同。只是要 得各家道理分明,也不是《易》。須是常常檢點,事事物 物,要分別教十分分明,是非之閒,有些子鶻突也不 得,只管會恁地,這道理自然分明,分別愈精,處事愈 當。故《書》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堯舜禹數聖人出治 天下,是多多少少事。到末後相傳之要,卻只在這裡。 只是這箇『精一直是難』。」問:「『應務不煩』是如何?」曰:「閒 時不曾理會得,臨時旋理會,則煩。若豫先理會得,則 臨時事來便從自家理會得處理會將去。如理會得 禮,則禮到面前便理會得;如理會得樂,則樂到面前 便理會」得,更不煩也。看得道理熟,見世閒事才是 苟且底,鮮有不害事。雖至小之事,以苟且行之,亦必 有害,而況大事乎?只是信不及,所以苟且。凡云「且如 此做,且如此過去,皆其弊也。凡見人說某人做得事 好,做得事無病,這便是循理。若見人說某人做得有 害,其中必有病。如今人所以苟且者,只為見理不明, 故苟且之心多。若是見得道理熟,自然有所分別,而 不肯為惡矣。今人未有所見時,直情做去,都不見 得。一有所見,始覺所為多有可寒心處。方其知之 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既親歷其域,則知之益明,非 前日之意味。只有兩件事,理會踐行。今學者多 端,固有說得道理是,卻自不著身,只把做言語用了。 又有要去切己做工夫,卻硬理會,不甚進者。」又云:「看 得道理透,少閒見聖賢言語,句句是為自家身己設。」

大抵事只有一箇是非,是非既定,卻揀一箇是處。

行將去,必欲回互得人人道好,豈有此理?然事之是 非,久卻自定。時下須是在我者無慊,仰不愧,俯不怍。 別人道好道惡,管他學問,只理會箇是與不是,不 要添許多無益說話。今人為學,多是為名,又去安排 討名,全不顧義理。《說苑》載證父者以為直,及加刑,又 請代受以為孝。孔子曰:「父一也,而取二名。」此是宛轉 取名之弊。學問只要心裡見得分明,便從上面做去。 如殺身成仁,不是自家計較要成仁方死,只是見得 此事,生為不安,死為安,便自殺身。旁人見得,便說能 成仁。此旁人之言,非吾之心要如此。所謂經德不回, 非以干祿;哭死而哀,非為生也。若有一毫為人之心, 便不是了。《南軒》云:「為己之學,無所為而然」是也。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於宋餽五十鎰而受,於薛餽 七十鎰而受。這箇都有箇,則都有義。君子於細微曲 折,一一都要合義,所以《易》中說「精義入神以致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