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養底工夫,日日在這裡面,便意思自好,理義也容易 得見。正如雨蒸鬱得成後底意思,若是都不去用力, 日閒只是悠悠,都不曾有涵養工夫。設或理會得些 小道理,也滋潤他不得。少閒私欲起來,仍閒斷去,正 如亢旱不能得雨相似也。見不可謂之虛見,見無 虛實,行有虛實。見只是見,見了後,卻有行有不行。若 不見後,只要硬做,便所成者窄狹。士患不知學,知 學矣,而知所擇之為難;能擇矣,而勇足以行之。內不 顧於私己,外不牽於習俗,此又難也。程子言:「學者 識得仁體,實有諸己,只要義理栽培。識得與實有,須 做兩句看。識得是,知之也;實有是得之也。若只識得, 只是知有此物,卻須實有諸己,方是己物也。」問:「致 知後,須持養,方力行。」曰:「如是,則今日致知,明日持養, 後日力行。只持養便是行。正心誠意,豈不是行!但行 有遠近,治國平天下,則行之遠耳。程子言:『涵養須 用敬,進學』」則在「致知」下「須」字「在」字便是。皆要齊頭著 力,不可道知得了方始行。有一般人,儘聰明知得而 行不及,是資質弱。又有一般人,儘行得而知不得, 未能博學,便要約禮。窮理處不曾用功,守約處豈免 有差?若差之毫忽,便有不可勝言之弊。

南軒張氏曰:「致知力行,互相發也。然知常在先,博學、 審問、慎思、明辨,皆致知之道。學者要當據所知,便體 而行之,由粗而至精,由微而至著也。」《答吳晦叔書》 曰:「所謂『知之在先』,此固不可易之論。但只一箇『知』字, 用處不同,蓋有輕重也。如云『知有是事,則用得輕,匹 夫匹婦可以與知』之類是也。如說知底事則用得重; 知至至之」之知是也。在未識大體者,且當據所與知 者為之,則漸有進步處。工夫若到,則知至知至矣;當 至之,知終矣;當終之,則工夫愈有所施而無窮矣。所 示有云:「『譬如行路,須識路頭』。誠是也。然要識路頭,親 去路口尋求,方得。若只端坐於室,想象跂見,而曰『吾 識之矣』」,則無是理也。元晦所論「知」字,乃是謂知至之 知。要之,此非躬行實踐則莫由至。但所謂躬行實踐 者,先須隨所見端確為之,此謂之「知常在先」則可也。

知有精粗,行有淺深。然知常在先,固有知之而不

能行者矣,未有不知而能行者也。《語》所謂「知及之,仁, 不能守之」,是知而不能行者也。所謂「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是不知則無由能好而樂 也。且以孝於親一事論之,自其粗者,知有冬溫夏凊, 昏定晨省,則當溫凊定省行之,而又知其有進於此 者,則又從而行之。知之進則行愈有所施,行之力則 知愈有所進以至於聖人。人倫之至,其等級固遠,其 曲折固多,然亦必由是而循循可至焉耳。蓋致知「力 行」,此兩者工夫互相發也。尋常與朋友講論,欲其據 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幾所踐之實而思慮之 開明。不然,貪高慕遠,莫能有之,果何為哉?然有所謂 知之至者,則其行自不能已。然須致「知力行,工夫至 到,而後及此,如顏子是也。彼所謂『欲罷不能』者,知之 至而自不能以已也。若學者以想象臆度,或一知半 解為知道,而曰『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曾晳《詠 歸》之語,亦可謂見道體矣。而孟子猶以其行不揜為 狂,而況下此者哉!」問:「呂伯恭說:『近日士人只務聞 見,不務踐履。須是去踐履上做工夫』。」曰:「此言雖好,只 是少精神。須是致知力行,互相發明,始得。若不致知, 將人欲做天理,亦不可知,安知所謂私而去之!須是 知而後能行,行而後有所知,互相發明亦可。」問:「聖 門當學誰?」曰:「學顏子為有準的。顏子為人,聖人教之, 不過博文約禮。博文所謂致知也,約禮所謂力行也。」 又問:「向上一節如何?」曰:「只恐不能致知力行耳。果能 致知力行,久而不息,當自知之。譬如登山,只說得從 此處去;至此山上,則在人努力耳。如真箇到山上,則 許多景致自見得,不待先說也。致知力行,要須自步 步踏實地,乃有所進。不然,貪慕高遠,終恐無益。」 勉齋黃氏曰:「蓋嘗求其所以為學之綱領者,曰致知」, 曰「力行」而已。《大學》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 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物格知至者,知之事 也;意誠心正者,行之事也。《中庸》曰:「博學之,審問之,慎 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者,知之事,篤行者,行 之事也。《書》之所謂「惟精惟一」,《易》之所謂「知崇禮卑」,《論 語》之所謂「知及仁守」,《孟子》所謂「始終條理,無非始之 以致知,終之以力行。」蓋始之以致知,則天下之理洞 然於吾心而無所蔽;終之以力行,則天下之理渾然 於吾身而無所虧。知之不至,則如擿埴索塗而有可 南可北之疑;行之不力,則如敝車羸馬而有中道而 廢之患。然則有志於聖賢之域者,致知力行之外,無 他道也。學問之道,知與行而已。自昔聖人繼天立 極,不曰知而曰精,不曰行而曰一。知不精,行不一,猶 不知不行也。聖賢相傳,啟悟後學,言知必曰「知至」,言 意必曰意誠,至則事物之理無不通,誠則念慮之發 無不實,曰「至與誠」,其精一之謂與!知與行者,學之塗 轍;至與誠者,學之歸宿。有志於道者,可不孳孳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