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稱李音,稱其賢才也。周公大 聖,康叔大賢。今魯衛之君未必皆同其祖考李音父 祖雖善農,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 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 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所以 為賢才,而聞其世,農夫因笑而不愛,則君取士,果信 名而不由實者也?」衛君屈而無辭。
衛君曰:「夫道大而難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學術,何如?」 子思曰:「君無然也。體道者逸而不窮,任術者勞而無 功。古之篤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動之,死 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怨之,故明於死生之分,通於 利害之變,雖以天下易其脛毛,無所概於志矣。是以 與聖人居,使窮士忘其貧賤,使王公簡其富貴。君無 然也。」衛君曰:「善。」
齊王謂子思曰:「今天下擾擾,諸侯無伯,吾國大人眾, 圖帝何如?」子思曰:「不可也,君不能去君貪利之心。」王 曰:「何害?」子思曰:「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汨之,人之性安 而嗜欲亂之。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為者也;能 有名譽者必無以名譽為者也。達此則其利心外矣。」 衛將軍文子之內子死,復者曰:「皋媚女復。」子思聞之 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婦人於夫氏,以姓氏 稱,禮也。」
《費子陽》謂子思曰:「吾念宗周將滅,泣涕不可禁也。」子 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夫能以智知可知,而不能 以智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憂世之不 治,而泣涕不禁,是憂河水之濁而以泣清之也,其為 無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紀季入齊,良知時也。唯能 不憂世之亂而患身之不治者,可與言道矣。
齊王戮其臣不辜,謂《子思》曰:「吾知其不辜而適觸吾 忿,故戮之。以為不足傷義也。」子思曰:「文王葬枯骨而 天下知仁,商紂斮朝涉而天下稱暴。夫義者不必遍 利天下也,暴者不必盡虐海內也。以其所施而觀其 意,民乃去就焉。今君因心之忿,遷戮不辜,以為無傷 於義,此非臣之所敢知也。」王曰:「寡人實過,乃今聞命, 請改之。」
衛公子交見於子思曰:「先生聖人之後,執清高之操, 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雖不敏,竊慕 下風,願師先生之行,幸顧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 夫清高之節,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煩意,擇天下之至 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子紹康叔之緒,處戰伐之世, 當務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臧否,立規檢,修匹」 夫之行之時也。
衛公子交饋馬四乘於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 之歡,而辱先生之潔也。先生久降於鄙土,蓋為賓主 之餼焉。」子思曰:「伋寄命以來,度身以服衛之衣,量腹 以食衛之粟矣。且又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賜,衣食 已優,意氣已定,以無行志,未敢當車馬之貺。禮雖有 爵,賜人不踰父兄,今重違公子之盛旨,則有失禮之」 僭焉,若何?公子曰:「交已言於君矣。」答曰:「不可。為人子 者,三賜不及車馬。」公子曰:「我未之聞也,謹受教。」 穆公欲相子思,子思不願,將去魯。魯君曰:「天下之王 亦猶寡人也,去將安之?」子思答曰:「蓋聞君子猶鳥也, 疑之則舉。今君既疑矣,又以己限天下之君,臣竊為 言之過也。」
齊王謂子思曰:「先生名高於海內,吐言則天下之士 莫不屬耳目。今寡人欲相梁起,起也名少,願先談說 之也。」子思曰:「天下之士所以屬耳目者,欲伋之言是 非當也,今君使伋虛談於起,則天下之士必改耳目 矣。耳目既改,又無益於起,是兩有喪也,故不敢承命。」 齊君曰:「起之不賢何也?」子思曰:「君豈未之知乎?厚於 財物,必薄於德,自然之道也。今起以貪成富聞於諸 侯,而無救施之惠焉;以好色聞於齊國,而無男女之 別焉。有一於此,猶受其咎,而起二之,能無累乎?」王曰: 「寡人之言實過,願先生赦焉。」
子思見老萊子。老萊子聞穆公將相子思,老萊子曰: 「若子事君,將何以為乎?」子思曰:「順吾性情,以道輔之, 無死亡焉。」老萊子曰:「不可順子之性也。子性剛而傲, 不肖又且無所死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故人之 所傲也。夫事君道行言聽,則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 聽,則亦不能事君,所謂無死亡也。」老萊子曰:「子不見 夫齒乎,齒堅剛,卒盡相磨;舌柔順,終以不敝。」子思曰: 「吾不能為舌,故不能事君。」
按《闕里志》:子思居衛,縕袍而無裘,三旬九食。田子方 使人遺以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謂曰:「吾假人遂忘 之,吾與人也,如棄之。」子思辭焉。曰:「伋聞之,妄與不如 遺於溝壑。伋雖貧不忍以身為溝壑也。」子思卒,年六 十二歲,葬祖墓之南。宋崇寧元年,封沂水侯。端平二 年,詔以子思升祀堂上,列於十哲之閒。咸淳三年,封 沂國公,配享先聖。元至順二年,加贈述聖公。明正德 元年,始詔「衍聖公次子世授翰林院《五經》博士一人, 奉子思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