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7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 者咸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 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婚葬者皆 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其出納焉。日食 人米一升,歲衣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 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幼 「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稻八百斛,以其所 入給其所聚,沛然有餘而無窮。仕而家居俟代者與 焉,仕而居官者罷其給,此其大較也。」初,公之未貴顯 也,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三十年。既而為西帥,及 參大政,于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沒,後世 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既位充祿厚,而 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殮,子無以為喪,惟以施 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 曰:「是隱君之賜也。」晏子曰:「自臣之貴,父之族,無不乘 車者;母之族,無不足於衣食;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 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餘人,以此而隱君之賜乎, 彰君之賜乎?」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予嘗 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 仁有等級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後 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晏 子為近之。觀文正之義,賢於身後,其規模遠舉,又疑 過之。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鍾祿,其邸第之雄,車 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族之人不 得其門而入者,豈少哉?況於施賢乎?其下為卿大夫 為士,廩稍之充,奉養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為 溝中瘠者豈少哉?況於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 之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後必有史 官書之者,予可略也。獨高其義,因以遺于世云。

《世德堂序》
明·李賢

義惠劉侯,世居鳳陽。昔太祖微時,以鄉曲之舊,嘗助 其不給。已而復與善地葬考妣。及得天下之後,念侯 之恩,侯已亡矣,特贈為義惠侯,賜侯夫妻誥命,具道 其事,復官其子以報之。蓋劉氏世德,自侯始。侯之子 英為祠祭署丞,孫鏞繼之,曾孫謹復繼為奉祀,京復 繼為祀丞,率皆淳雅端謹,樂善循理,而世德不替焉。 今雖繼為祀丞,乃以「世德」名堂,可謂有其實矣。雖然, 侯之濟人,其諸異乎人之濟人者與?人之濟人,所濟 者不過尋常之流耳,尚獲顯報於身於子孫。若侯之 所濟者,非常之人。當時賴侯之濟,不至窘迫,一旦出 而治世,天下之民咸被其澤。君子推本,未有不大侯 之功德者,故曰:侯之濟人,其諸異乎人之濟人也。然 則侯有功德於國家如此,所以慶流後裔,一門五世, 咸修其德,簪組相承,媲美於時,豈偶然哉?吾知劉氏 之澤未艾也。《詩》云:「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其劉氏之謂 歟!

《唐氏世德堂記》
何喬新

廣昌之金井里,有衣冠之族曰唐氏。其先本陶唐氏 之後,子孫散處江南,日益繁衍,以國為氏。至于彥恭, 蓋數十世矣。自其祖父以來,率以謹厚稱。務《詩》《書》而 盡其職分之所當然。嘗新其所居之堂,朴素塏爽。鄉 之士夫尚其德者,遂為扁之曰「世德。」彥恭仙遊已遠, 其子曰本源,克念先訓,日之所為,夜之所思,惟在于 「樹其德。」因命其子永求予言,以為之記。予因本其先 世得姓之由。唐宋之世,史不絕書。當唐太宗時擅草 隸而圖凌煙,則有莒公儉也;仕元宗時號丹崖,而以 詩文稱者,則有壽昌令節也。至宋曰介者為御史,嘗 劾文彥博進身不以正,遠謫英州,君子以直聲偉之。 曰坰者知諫院,嘗奏王安石專肆威福,坐貶潮州,史 臣以慷慨贊之。其後有諱庚者,號魯國先生,仕紹聖 中提舉,避宋末之亂,始遷於今之金井里也。迄彥恭 之高祖曰自德,不求聞達,嘗出貲構邸舍數十間,人 之來宿者,不索其直,且供給飲食焉。有病者必命醫 療治之,既愈而後遣。其曾祖曰伯琦,少篤學,客來訪, 與之講說書史,商確古今,亹亹忘倦,其沖淡之氣可 挹也。其祖曰淑安,材識通敏,襟度夷曠,修厥橋以利 行旅,建義塾以淑鄉閭。人有貸其租不能償者,輒焚 其券不復索,有古君子之遺風。予生也晚,淑安以上 吾不及識,汝楫以下則以世姻故識之。汝楫家富而 好施,屢以縣大夫之勸,出穀五百餘石儲于官,以賑 其鄉里,施及鄰邦,人皆德之。其後閩人作難,左右鄰 之居皆為烈焰所焚,而獨唐氏之室眾皆取梯沃水 力救之,獨得無恙。既而本源修,德益振,恆推其餘以 周人之急,守其家法,惟恐不及;輸其公賦,常慮後期。 見鄉里尊老則慰以耕鑿之言,見子弟則導以孝弟 之訓。每遇風清景和,則與一二知己逍遙「泉石之閒, 或升高而遙望煙雲之聚散,或臨流而味翫魚鳥之 浮沈,無一毫憂患攖其心,人以世德稱之,夫何歉焉?」 予因勉之曰:「子之先世,分茅土、樹勳烈者數世矣。吾 姑以汝祖之言及鄉人所聞之者誦之,以告當世。其 言曰:『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故聖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