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9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位,倅啟明,免將來進士鄉薦。啟明乃歸括蒼隱居,聚 徒講學,不復仕進,時論高之。

《春渚紀聞》:范希文嘗於江山見一漁父,意其隱者也, 問姓名不對,留詩一絕而去。獨記其兩句云:「十年江 上無人問,兩手今朝一度叉。」

《冷齋夜話》:羅浮有野人山中隱者,相傳葛稚川之隸。 又有鄧道士者,嘗見其足蹟。予偶讀韋蘇州詩寄全 椒道士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 來煮白石。遙持一尊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 處尋行蹟。」跡其風度,則全椒道士,豈亦鄧君之流乎? 因以酒間依蘇州韻,作詩寄之曰:「一杯羅浮春,遠餉 採薇客。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幽人不可見,清嘯 聞月夕。聊戲庵中人,飛空本無蹟。」

予遊褒禪山石崖下,見一僧以紙軸枕首,跣足而臥。 予坐其旁久之,乃驚覺,起相向熟視予曰:「方聽萬壑 松聲,泠然而夢,夢見歐陽公羽衣折角巾,杖藜逍遙 潁水之上。」予問:「師嘗識公乎?」曰:「識之。」予私自語曰:「此 道人識歐必不凡。」乃問曰:「師寄此山,如今幾年矣,道 具何在?伴侶為誰?」僧笑曰:「出家欲無累公,所言袞袞 多事人也。」曰:「豈不置缽耶?」曰:「食時寺有碗。」又曰:「豈不 畜經卷耶?」曰:「藏中自備足。」曰:「豈不備笠耶?」曰:「雨即吾 不行。」曰:「鞋履亦不用耶?」曰:「昔有之,今敝棄之,跣足行, 殊快人。」予愕然曰:「然則手中紙軸復何用?」曰:「此吾度 牒也,亦欲睡枕頭。」予甚愛其風韻,恨不告我以名字, 然識其吳音也,必湖山隱者。

《東坡志林》:「張愈,西蜀隱君子也。與予先君游,居岷山 下白雲溪,自號白雲居士。本有經世志,特以自重難 合,故老死草野,非槁項黃馘盜名者也。偶至西湖靜 軒,見其遺句,懷仰其人,命寺僧刻之石。」

《東軒筆記》:康定間,益州書生張愈嘗獻書朝廷,天下 由是知其名。然不喜仕進,隱於青城山白雲溪。時樞 密田況守成都,與詩曰:「深慚蜀太守,不及采芝人。」 常秩居潁川,仁宗時,近臣薦其文行,召不赴。歐陽文 忠公為翰林學士,尤禮重之,嘗因早朝作詩寄秩曰: 「笑殺汝陰常處士,十年騎馬聽朝雞。」熙寧中,文忠致 仕居潁州秩,被召而起。或改文忠詩曰:「笑殺汝陰歐 少保,新來處士聽朝雞。」

《山堂肆考》:宋管師復,龍泉人。與弟師常俱有盛名,從 胡瑗遊,師復自號臥雲先生。仁宗召至,問曰:「卿所得 何如?」對曰:「『滿塢白雲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臣所 得也。」竟不受爵命。

《嬾真子》:東坡至黃州,邀一隱士相見,但視傳舍,不言 而去。東坡曰:「豈非以身世為傳舍相戒乎?」因贈以詩, 末云:「士廉豈識桃椎妙,妄意稱量未必然。」此蓋用朱 桃椎故事也。高士廉備禮相見,與之語,不答,瞪目而 去。士廉再拜曰:「祭酒其使我以無事治蜀耶?」乃簡條 目,州遂大治。東坡用事之切常如此,皆取隱士相見 「不言」之意也。

《嬾真子》建中間京西都運,宋喬年以遺逸舉授文林 郎。李方叔以詩嘲之曰:「文林換卻山林興,誰道山人 索價高。」晁以道嘲之曰:「處士何人為作牙,盡攜猿鶴 到京華。今朝老子成長笑,六六峰前只一家。」聞之於 王元道敦古。

《昨夢錄》:宣政間,楊可試、可弼、可輔兄弟,讀書精通易 數,明風角鳥占、雲祲孤虛之術,於兵書尤邃,三人皆 名將也。自燕山回,語先人曰:「吾數載前在西京山中, 與老人語,頗相喜,勸予勿仕,隱去可也。」予問何地可 隱,老人曰:「欲知之否。」乃引予入山,有大穴焉,老人入, 予從之。穴漸小,約三四十步復漸寬,又三四十步出 穴,即田土雞犬陶冶,居民大聚落也。至一家,其人來 迎,笑謂老人久不來矣。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 否?」對曰:「此中地闊而民居鮮少,常欲人來居而不可 得,敢不容耶?」乃以酒相飲,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 間所無。且殺雞為黍,意極歡洽。語予曰:「速來居此,不 幸天下亂,以一丸泥封穴,則人何得而至?」又曰:「此間 居民雖異姓,然皆信厚和睦,同氣不如也,故能同居。 苟志趣不同,疑間爭奪,則皆不願其來。吾今觀子神 氣骨相,非貴官即名士也。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子必 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之屬,皆 不私藏,與眾均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 珍異等物,在此俱無用,且起爭端,徒手而來可也。」指 一家曰:「彼來亦未久,有綺縠珠璣之屬,眾共焚之。所 享者惟米薪魚肉蔬果,此殊不闕也。惟計口授地,以 耕以蠶,不可取衣食於他人耳。」予謝而從之。又戒曰: 「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今吾兄弟皆 休官以往矣,公能相從否?」於是三楊自中山歸洛,乃 盡捐囊所有,易絲與綿布絹,先寄穴中人,後聞可試 幅巾布袍賣卜,二弟築室山中不出,後天下果擾攘, 則共入穴,自是聲不相聞。先人常遣人至築室之地 訪之,則屋已易三主,三楊所向,不可得而知也。及紹 興和好成,金人歸我三京。余至京師訪舊居,忽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