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側背而異形。停余舟而淹留,搜縉雲之遺跡。漾百 里之清潭,見千仞之孤石。歷古今而長在,經盛衰而 不易。
《思歸賦》齊·謝朓
「余菲薄以固陋,受靈恩而不訾。拖銀黃之沃若,剖金 符之陸離。舟未濟而河廣,途方遙而馬疲。忽中寢而 念厲,魂申旦而九移。昔受教於君子,逢知己之隆盼。 被名立之羽儀,沾宦成之藻絢。羌服義而不怠,豈臨 岐而喻變。勢方迅於轉圓,理好旋於奔電。援弱葛而 能升,踐重岡而不眩。信禔福之非己,寧悔禍其如見。」 大明廓以高臨,吹萬忻而同悅。跨神皋之沃衍,奉英 蕃之睿哲,承比屋之隆化,踵芳塵之餘烈,懷齷齪之 褊心,無夸毗之誕節。竟伊鬱而不怡,賴遐討於先哲, 紛吾生之遊蕩,彌一紀而歷茲,自下車於江海,涉青 春於是時,睠崇岡而引領,望大廈而長思,雖曲街之 委陋,猶寤寐而見之,況神交而通夢,「眇河漢於佳期。」 爾乃眷言薄暮,南眺悠然,方整歸轡,願受一廛。考華 城之直陌,相洛浦之迴阡,連飛甍於故友,接閒館以 懷僊,臨南場以蓺藿,寄北池而采蓮。睇微英之靃靃, 望冰葉之田田。乃翦山木,不日為功,非輪非奐,去斲 去礱,夜索綯而繞繞。且乘屋而芄芄,竹櫺崎嶇而經 北,繩閈窈窕以臨東。布菌蕭於疏橑,織菼亂於迴櫳。 於是籬插芳槿,門拂長楊,園桃春發,窗竹夏涼。晨露 晞而草馥,微風起而樹香。無芳菲以襲予,空旖旎於 都房,恆離居以歲月,庸銷落而徒傷。我聞時命,有殖 無遷,徵事或在,求理未甄。譬豐草之區別,隨霜露而 夭延,背萱鮮於堂北,尚幽幽而未捐,苟外物以能惑, 亦在應而無騫。況朝霞之采可嚥,瓊扉之飾方宣。養 以虛白之氣,悟以《無生》之篇。豈加璧之贈可動,執圭 之位能纏。歸來薄暮,聊以永年。
《止足傳序》梁·書
《易》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 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傳》曰:「知足不 辱,知止不殆。」然則不知夫進退,不達乎止足殆辱之 累,期月而至矣。古人之進也,以康世濟務也,以弘道 厲俗也。然其進也,光寵夷易,故愚夫之所乾沒;其退 也苦節艱貞,故庸曹之所忌憚。雖禍敗危亡,陳乎耳 目,而輕舉高蹈,寡乎前史。漢世張良,功成身退,病臥 卻粒,比於樂毅、范蠡,至乎顛狽,斯為優矣。其後薛廣 德及二疏等,去就以禮,有可稱焉。魚豢《魏略知足傳》 「方田、徐於管、胡,則其道本異。」謝靈運《晉書止足傳》「先 論晉世文士之避亂者,殆非其人。唯阮思曠遺榮好 遁,遠殆辱矣。」《宋書止足傳》有羊欣、王微,咸其流亞。齊 時沛國劉瓛,字子珪,辭祿懷道,棲遲養志,不戚戚於 貧賤,不耽耽於富貴,儒行之高者也。梁有天下,小人 道消,賢士大夫相招在位,其量力守志,則當世罔聞。 時或有致事告老,或有寡志少欲,國史書之,亦以為 《止足傳》云。
《與陽休之書》祖鴻勳
陽生大弟,「吾比以家貧親老,時還故郡,在本縣之西, 略有雕山焉。其處閑遠,水石清麗,高巖四匝,良田數 頃。家先有野舍於斯,而遭亂荒廢,今復經始,即石成 基,憑林起棟,蘿生映宇,泉流繞階,月松風草,緣庭綺 合,日華雲實,傍沼星羅。簷下流煙,共霄氣而舒卷;園 中桃李,雜春柏而蔥蒨。時一褰裳涉澗,負杖登峰,心 悠悠以孤上,身飄飄而將逝,杳然不復自知在天地 間矣。」若此者久之,乃還所住,孤坐危石,撫琴對水,獨 詠山阿,舉酒望月,聽風聲以興思,聞鶴唳以動懷,企 莊生之逍遙,慕尚子之清曠,首戴萌蒲,身衣縕襏,出 藝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無事為貴,斯已適矣,豈 必撫塵哉?而吾生既繫名聲之韁鎖,「就良工之剞劂, 佩紫臺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匱之漏簡,訪玉 山之遺文,敝精神於丘墳,盡心力於河漢,摛藻期之 鞶繡,發議必在芬香,茲自美耳,吾無取焉。嘗試論之: 夫崑峰積玉,光澤者前毀;瑤山叢桂,芳茂者先折。是 以東都有挂冕之臣,南國見捐情之士。斯豈惡粱錦, 好蔬布哉?蓋欲保其七尺,終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 達,聲華已遠,象由齒斃,膏用明煎,既覽老氏《谷神》之 談,應體留侯止足之逸。若能飜然清尚,解佩捐簪,則 吾於茲山莊可辦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攜酒登 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論舊款,訪丹法,語元書,斯亦樂 矣,何必富貴乎?」去矣陽子,途乖趣別,緬尋此旨,杳若 天漢。已矣哉,書不盡意。
《連珠》北周·庾信
蓋聞「懸鶉百結,知命不憂;十日一炊,無時何恥。」是以 素王之業,乃東門之貧民;孤竹之君,實西山之饑士。
《知止賦》唐·李德裕
古之稱「山林之士,往而不能返;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 先哲所以趣舍異懷,隱顯殊跡,蓋兼之者鮮矣。今余自《春秋》至西漢,取其卿士大夫進能知止、退不失正者,綴為此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