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剝卦》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大全朱子曰:「上九,一陽在上,如碩大之果,人不及食而獨留。如君子在上,而小人皆載於下,則是君子之得輿也。然小人雖載君子,而乃欲自下而剝之,則是自剝其廬耳。蓋唯君子乃能覆蓋小人,小人必賴君子以保其身。今小人欲剝君子,則君子亡,而小人亦無所容其身,如自剝其廬也。且看自古小人欲害君子,到」害得盡後,國破家亡,其小人曾有存活得者否?

《遯卦》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程傳「君子觀其象,以避遠乎小人。」遠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使知敬畏,則自然遠矣。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程傳四與初為正應,是所好愛者也。君子雖有所好愛,義苟當遯,則去而不疑,所謂「克己復禮,以道制欲」,是以「吉」也。小人則不能以義處,暱於所好,牽於所私,至於陷辱其身而不能已,故在小人則「否」也。否,不善也。四乾體,能剛斷者,聖人以其處陰而有繫,故設小人之戒,恐其失於正也。

《解卦》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於小人。

程傳六五居尊位,為《解》之主,人君之解也。以君子通言之,君子所親比者,必君子也,所解去者,必小人也。故君子維有解則「吉」也。小人去則君子進矣,吉孰大焉?《有孚》者,世云見驗也,可驗之於小人。小人之黨去,則是君子能有解也。小人去則君子進,正道行,天下不足治也。大全建安丘氏曰:「險難,小人之為也。小人情狀,最為不一。《狐》以言其蠱惑,《隼》以言其鷙害,《拇》以言其附麗,『《負且乘》以言其僭竊也。聖人於諸爻所以斥六三者,已極其形容矣,至此復明以小人斥之,斥之以小人者,所以顯其罪而去之也。然生天下之難者,莫甚於小人;而人君能解天下之難者,莫大於君子。唯六五之君』」,得君子以為解難之助、此小人之所以心服而退聽也。

《革卦》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程傳革之終,革道之成也。君子謂善人良善則已,從革而變,其著見,若豹之彬蔚也。小人昏愚難遷者,雖未能心化,亦革其面而從上之教令也。龍、虎,大人之象,故大人云虎,君子云「豹」也。人性本善,皆可變化,然有下愚,雖聖人不能移者。以堯、舜為君,以聖繼聖,百有餘年,天下被化,可謂深且久矣。而有苗有象,其來格烝乂,蓋亦革面而已。小人既革其外,革道可以為成也。苟更從而深治之,則為已甚,已甚非道也,故至《革》之終,而又征則「凶」也。當貞固以自守,革至於極,而不守以貞,則所革隨復變矣。天下之事,始則患乎難革,已革則患乎不能守也。故《革》之終,戒以居貞則「吉」也。

《繫辭上》

《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 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

大全柴氏中行曰:六三以不正小人,據非其位,故有此象。人據非其義之所當有,則啟謀利者攘奪之心,作《易》者明義利之分,故於六三之小人,居有德之位,知其必有盜,乘其後而奪之,天下之大盜,未有不乘隙而動也。

書經

《虞書大禹謨》

「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蔡傳用舍顛倒,民怨天怒,故「我以爾眾士奉帝之辭,罰苗之罪。」

《周書旅獒》

「《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 盡其力。

大全孫氏曰:「君子者,天下之所歸心也。待之不以禮,則君子去矣,何以盡人之心?小人以力輔我者也,使之不以禮,則人怠矣,何以盡彼之力?」

詩經

《小雅節南山》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 無小人殆。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大全慶源輔氏曰:「小人而濫居要職,躐處高位,其智識既不能以照察幾微,其才力又不能以綜理事務,則其勢必至於分委姻婭之人以任政,而小人因得以並進,召禍致災,無所不至,不至於危殆,其國家則不已者,此小人之常態也。若能平其心,視所任之人有不當者,則已之瑣瑣姻婭悉皆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