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0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無使汙縉紳而盜名器焉,則何至於危殆其國家也哉。

禮記

《檀弓》

子張病,召申詳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 日其庶幾乎!」

大全長樂陳氏曰:「君子、小人、曰終、曰死之別,蓋言人生斯世,當盡人道。君子之人,人道既盡,則其死也為能終其事,故以終稱之;若小人則無可盡之道,只是形氣消盡,故稱之曰死。終以道言,死以形言。子張言『庶幾』者,蓋以生平持身,唯恐有不盡之道,今至將沒,幸其得以盡道而終,亦猶曾子知免之意。」

《禮運》

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大全長樂陳氏曰:「《蘗》之於酒,厚則醇,薄則醨,醇則久,醨則壞。禮之於人,厚則君子,薄則小人;君子則安,小人則危。善為酒者,戒其為醨而務其為醇;善為人者,戒其為小人而務其為君子也。」

《樂記》

「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 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

陳注君子之樂道,猶小人之樂欲。君子以道制欲,故「坦蕩蕩」;小人徇欲忘道,故「長戚戚。」

「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聽過。」

陳注情見於樂之初而見其義之立,化成於樂之終而知其德之尊。「君子聽之而好善」,感發其良心也;「小人聽之而知過」,蕩滌其邪穢也。

《表記》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 以壞。

大全藍田呂氏曰:「君子之接人也,以信而不以苟說人,故如水淡而可久,此交之所以全而無後怨,故曰『淡以成』。小人之接人也,苟說而不以信,故如醴之甘而不可久,此交之所以難保,故曰『甘以壞』。」

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在小人則穿窬之盜 也與!

大全馬氏曰:「君子不以色親人者,以其有相愛之情出于中,愉色婉容見於外,蓋真積於內,然後誠動於外。故君子不以色親人,而慮其情之不信也;匿怨而友其人者,君子所恥也。」

《緇衣》

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

大全嚴陵方氏曰:「君子非特其身正而已,於正人又能好而與之;小人非特身不正而已,於正人又且毒而害之。此君子小人好惡之辨也。」

晏子

《問下》

叔向問《晏子》曰:「嗇吝愛之於行何如?」晏子對曰:「嗇者, 君子之道;吝愛者,小人之行也。」叔向曰:「何謂也?」晏子 曰:「稱財多寡而節用之,富無金藏,貧不假貸,謂之嗇; 積多不能分人,而厚自養,謂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 自養,謂之愛。故夫嗇者,君子之道;吝愛者,小人之行 也。」

叔向問《晏子》曰:「君子之大義何若?」晏子對曰:「君子之 大義,和調而不緣,溪盎而不苛,莊敬而不狡,和柔而 不銓,刻廉而不劌,行精而不以明污,齊尚而不以遺 罷,富貴不傲物,貧窮不易行,尊賢而不退不肖。此君 子之大義也。」

孔子家語

《好生》

孔子謂子路曰:「見長者而不盡其辭,雖有風雨,吾不 能入其門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 孔子謂子路曰:「君子以心導耳目,立義以為勇;小人 以耳目導心,不愻以為勇。故曰:退之而不怨,先之斯 可從已。」

《顏回》

顏回問君子。孔子曰:「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 不輕,君子也夫!」回曰:「敢問其次。」子曰:「弗學而行,弗思 而得,小子勉之!」

顏回問小人。孔子曰:「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 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顏回問於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 察也。」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為義 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小人於為亂之上相愛也,退 而相惡。」

《子路初見》

《孔子》曰:「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 信人。故君子長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