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0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士者,有直士者,有慤士者,有小人者,上則能尊君,下 「則能愛民,物至而應,事起而辨,若是則可謂通士矣。 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爭於中,不以私害 之,若是則可謂公士矣。身之所長,上雖不知,不以悖 君;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長短不飾,以情自 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 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獨甚,若是則」可謂慤士矣。「言 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 小人矣。公生明,偏生闇,端慤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 神,夸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欲惡取舍之權,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後慮其可惡也 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 熟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凡 人之患,偏傷之也。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 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其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 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人之所惡者,吾亦惡之。夫富 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 也,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掩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 名不如盜貨,田仲、史鰌不如盜也。」

《榮辱篇》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 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 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 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 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 惡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 欲人之親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慮 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則必得其所 好,必不遇其所惡焉。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身死 而名彌白。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 有似賢人也。」夫不知其與己無以異也,則君子注錯 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故熟察小人之知能,足以 知其有餘,可以為君子之所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 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 之節異也。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危也。 汙僈突盜,常危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曰:「君子 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儒效篇》

「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斲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 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 之民,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 天性也,積靡使然也。」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 則為君子矣;縱情性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為君 子則常安榮矣;為小人則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 榮而惡危辱,故惟君子為能得其所好,小人則日徼 其所惡。《詩》曰:「維此良人,弗求弗迪。維彼忍心,是顧是 復。民之貪亂,寧為荼毒。」此之謂也。

《王制篇》

「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 始也。」「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 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 總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 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 婦,始即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 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農農、士士、工工、 商商」,一也。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 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 下貴也。

《天論篇》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而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 而輟廣,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而輟行。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 功。《詩》曰:「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楚王後車千乘,非 知也;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若夫心意脩, 德行厚,知慮明,生於今而志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 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 之所以相懸者,在此耳。

《子道篇》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 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 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 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韓詩外傳

《論君子小人》

君子大心即敬天而道,小心即畏義而節,知即明達 而類,愚即端慤而法,喜即和而治,憂即靜而違,達即 寧而容,窮即納而詳。小人大心即慢而暴,小心即淫 而傾,知即攫盜而漸,愚則毒賊而亂,喜則輕易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