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1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使翼也。」故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

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若瘠 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思不環周,索莫乏 氣,則無風之驗也。昔潘朂錫魏,思摹經典,群才韜筆, 乃其骨髓駿也。相如賦仙,氣號凌雲,蔚為辭宗,迺其 風力遒也。能鑒斯要,可以定文。茲術或違,無務繁采。 故魏文稱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 致。故其論孔融,則云「體氣高妙」;論徐幹,則云「時有齊 氣」;論劉楨,則云「時有逸氣。」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 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並重氣之旨也。夫翬翟備 色,翾翥百步,肌豐而力沉也;鷹隼乏采,翰飛戾天,骨 勁而氣猛也。文章才力,有似於此。若風骨乏采,則鷙 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 筆之鳴鳳也。若夫鎔鑄經典之範,翔集子史之術,洞 曉情變,曲昭文體,然後能莩甲新意,雕畫奇辭,昭體 故意新而不亂,曉變故辭奇而不黷。若骨采未圓,風 辭未練,而跨略舊規,馳騖新作,雖獲巧意,危敗亦多。 豈空結奇字,紕繆而成輕矣。《周書》云:「辭尚體要,弗惟 好異。」蓋防文濫也。然文術多門,各適所好,明者弗授, 學者弗師,於是習華隨侈,流遁忘反。若能確乎正式, 使文明以健,則風清骨峻,篇體光華,能研諸慮,何遠 之有哉!贊曰:情與氣偕,辭共體並。文明以健,珪璋乃 騁。蔚彼風力,嚴此骨鯁。才鋒峻立,符采克炳。

《通變》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何以明其然邪?凡 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 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 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 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塗,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 之術疏耳。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幹麗土而同性, 《臭味》晞陽而異品矣。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黃歌 斷竹,質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於黃世;虞歌《卿雲》,則 文於唐時;夏歌《雕牆》,縟於虞代;商周篇什,麗於夏年。 至於序志述時,其揆一也。暨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 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策制,顧慕漢風;晉之辭章,瞻 望魏采。確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商、周 麗而雅,楚、漢侈而艷,魏、晉淺而綺,宋初訛而新。從質 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疏古,風末氣衰也。今才穎 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範宋集,雖古今備閱,然 近附而遠疏矣。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踰本色,不 能復化。桓君山云:「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採。及見劉 揚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蒨; 矯訛翻淺,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 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夫誇張聲貌,漢初已極;自 茲厥後,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 發》云:「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相如《上林》云:「視之無 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月生西陂。」馬融《廣成》云:「天地 虹洞,固無端涯。大明出東,月生西陂。」揚雄《羽獵》云:「出 入日月,天與地沓。」張衡《西京》云:「日月於是乎出入,象 扶桑於濛汜。」此並廣寓極狀,而五家如一,諸如此類, 莫不相循參伍因革通變之數也。是以規略文統,宜 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 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 變,采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迺脫穎之文 矣。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迴驟,豈 萬里之逸步哉!贊曰:「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其久, 通則不乏。趨時必果,乘機無怯,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定勢》

夫情致異區,文變殊術,莫不因情立體,即體成勢也。 勢者,乘利而為制也。如機發矢直,澗曲湍回,自然之 趣也。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 文章體勢,如斯而已。是以模經為式者,自入典雅之 懿;效《騷》命篇者,必歸艷逸之華;綜意淺切者,類乏醞 藉。辭,辨約者,率乖繁縟,譬「激水不漪,槁木無陰」,自 然之勢也。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色糅而犬馬殊 形,情交而雅俗異勢,鎔範所擬,各有司匠,雖無嚴郛, 難得踰越。然淵乎文者,並總群勢,奇正雖反,必兼解 以俱通;剛柔雖殊,必乘時而適用。若愛典而惡華,則 兼通之理偏;似夏人爭弓棄矢,執一不可以獨射也。 若《雅》《鄭》而共篇,則總一之勢離,是楚人鬻矛譽盾,兩 難得而俱售也。是以括囊雜體,切在銓別宮商朱紫, 隨勢各配。章表、奏、議,則準的乎雅頌;賦、頌、歌、詩,則羽 儀乎清麗;符檄、《書》《移》,則楷式於明斷;史論、序、注,則師 範於覈要;箴銘碑、誄,則體制於弘深;《連珠》《七辭》,則從 事於巧艷:此循體而成勢,隨變而立功者也。雖復契 會相參,節文互雜,譬五色之錦,各以本采為地矣。桓 譚稱:「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華而不知實覈,或美眾 多而不見要約。」陳思亦云:「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採, 深沉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釐者;所習不同, 所務各異,言勢殊也。」劉楨云:「文之體指實彊弱,使其 辭已盡而勢有餘,天下一人耳,不可得也。」公幹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