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而漢歲致金絮采繒以奉之。夷狄徵令,是主上之 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下, 倒縣如此,莫之能解,猶為國有人乎?非亶倒縣而已。 又類辟且病痱。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邊、 北邊之郡,雖有長爵,不輕得復。五尺以上,不輕得息 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胄而睡。臣故曰:「一方 病矣。」醫能治之,而上不使,可為流涕者,此也。陛下何 忍以帝王之號為戎人諸侯?勢既卑辱,而旤不息,長 此安窮?進謀者率以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臣 竊料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困於一 縣之眾,甚為執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試以臣為屬國 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計,請必係單于之頸而制其 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眾,唯上之令。」今不 獵猛敵而獵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翫細娛而不 圖大患,非所以為安也。德可遠施,威可遠加,而直數 百里外,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今民賣僮者,為 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內之閑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 廟而不宴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白縠之表,薄紈 之裡,緁以偏諸美者。黼繡,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 賈嘉會,召客者以被牆。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節適, 今庶人屋壁得為帝服,倡優下賤得為后飾,然而天 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帝之身自衣皁綈,而富民牆 屋被文繡,天子之后以緣其領,庶人孽妾緣其履,此 臣所為舛也。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 不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飢,不 可得也。飢寒切於民之肌膚,欲其亡為姦邪,不可得 也。國已屈矣,盜賊直須時耳,然而獻計者曰「毋動,為 大耳。」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進計者 猶曰「毋為可為長太息」者此也。商君遺禮義,棄仁恩, 并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 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鉏,慮有德色,母取 箕箒,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併倨,婦姑不相說,則 反脣而相稽。其慈子嗜利,不同禽獸者亡幾耳。然并 心而赴時,猶曰蹶六國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終不知 反廉愧之節,仁義之厚,信并兼之法,遂進取之業,天 下大敗。眾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壯陵衰,其亂至矣。是 以大賢起之,威震海內,德從天下,曩之為秦者,今轉 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今世以侈靡相 競,而上亡制度,棄禮義,捐廉恥日甚,可謂月異而歲 不同矣。逐利不耳,慮非顧行也。今其甚者殺父兄矣。 盜者剟寢戶之簾,搴兩廟之器,白晝大都之中,剽吏 而奪之金,矯偽者出幾十萬石粟,賦六百餘萬錢,乘 傳而行郡國,此其亡行義之尤至者也。而大臣特以 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至於俗流失,世壞敗, 因恬而不知怪,慮不動於耳目,以為是適然耳。夫移 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 俗吏之所務,在於刀筆筐篋而不知大體,陛下又不 自憂,竊為陛下惜之。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禮, 六親有紀,此非天之所為,人之所設也。夫人之所設, 不為不立,不植則僵,不修則壞。《筦子》曰:「禮義廉恥,是 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使筦子愚人也,則可筦 子而少知治體,則是豈可不為寒心哉!秦滅四維而 不張,故君臣乖亂,六親殃戮,姦人並起,萬民離叛,凡 十三歲而社稷為墟。今四維猶未僃也,故姦人幾幸 而眾心疑惑。豈如今定經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 父子六親,各得其宜,姦人亡所幾幸,而群臣眾信,上 不疑惑,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若夫 經制不定,是猶渡江河亡維楫,中流而遇風波,船必 覆矣。可為長太息者此也。夏為天子十有餘世而殷 受之,殷為天子二十餘世而周受之,周為天子三十 餘世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 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 知也。古之王者,太「子迺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 齊肅端冕,見之南郊,見於天也。過闕則下,過廟則趨, 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昔者成王 幼,在繈抱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 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道之教訓,此三公之 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 是與太子宴者也,故迺孩提有識。三公、三少固明孝 仁禮義,以道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 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 子居處出入。故太子迺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 左右前後,皆正人也。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 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 不正,猶生長於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嗜, 必先受業,迺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迺得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及太子少長,知妃 色,則入於學。學者,所學之官也。《學禮》曰:「帝入東學,上 親而貴仁,則親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 而貴信,則長幼有差,而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 貴德,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