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2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傅無狀,常哭泣,後歲餘亦死。賈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後四歲,齊文王薨,亡子。文帝思賈生之言,迺分齊為 六國,盡立悼惠王子六人為王,又遷淮南王喜於陽 城,而分淮南為三國,盡立厲王三子以王之。後十年, 文帝崩,景帝立三年,而吳、楚、趙與四齊王合從舉兵, 西鄉京師,梁王扞之,卒破七國。至武帝時,淮南厲王 子為王者兩國亦反誅。孝武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 至郡守,賈嘉最好學,世其家。

按《史記賈誼傳》:「賈嘉至孝昭時,列為九卿。」

晁錯

按《漢書》本傳:「晁錯,潁川人也。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 生所,與雒陽宋孟及劉帶同師,以文學為太常掌故。 錯為人陗直刻深。孝文時,天下亡治《尚書》者,獨聞齊 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餘,老不可徵,迺詔 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書 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又上書言人 主所以尊顯功名,揚於萬世之後者,以知術數也。故 人主知所以臨制臣下而治其眾,則群臣畏服矣;知 所以聽言受事,則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萬民,則海 內必從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則臣子之行備矣。此四 者,臣竊為皇太子急之。」人臣之議,或曰「皇太子亡以 知事為也。」臣之愚,誠以為不然。竊觀「上世之君,不能 奉其宗廟,而劫殺於其臣者,皆不知其術數者也。皇 太子所讀書多矣,而未深知術數者,不問《書》說也。夫 多誦而不知其說,所謂勞苦而不為功。臣竊觀皇太 子材智高奇,馭射伎藝,過人絕遠,然於術數未有所 守者,以陛下為心也。竊願陛下幸擇聖人之術可用 今世者,以賜皇太子,因時使太子陳明於前,唯陛下 裁察。」上善之,於是拜錯為太子家令,以其辯得幸太 子,太子家號曰智囊。是時,匈奴彊數寇邊,上發兵以 禦之。錯上言《兵事》,曰:「臣聞漢興以來,胡虜數入邊地, 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高后時再入隴西,攻城屠 邑,敺略畜產。其後復入隴西,殺吏卒,大寇盜。竊聞戰 勝之」威,民氣百倍,敗兵之卒,沒世不復。自高后以來, 隴西三困於匈奴矣,民氣破傷,亡有勝意。今玆隴西 之吏,賴社稷之神靈,奉陛下之明詔,和輯士卒,底厲 其節,起破傷之民,以當乘勝之匈奴。用少擊眾,殺一 王,敗其眾而有大利。非隴西之民有勇怯,迺將吏之 制巧拙異也。故《兵法》曰:「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民。繇 此觀之,安邊境,立功名,在於良將,不可不擇也。臣又 聞用兵臨戰,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 習,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溝,漸車之水,山林積 石,經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車騎二不當 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屬,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也,步 兵十不當一。平陵相遠,川「谷居閒,仰高陵下,此弓弩 之地也,短兵百不當一;兩陳相近,平地淺草,可前可 後,此長戟之地也,劍楯三不當一;萑葦竹蕭,草木蒙 蘢,支葉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長戟二不當一;曲道相 伏,險阸相薄,此劍楯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士不選 練,卒不服習,起居不精,動靜不集,趨利弗及,避難不 畢,前擊後」解,與金鼓之音相失,此不習勒卒之過也, 百不當十。兵不完利與空手同,甲不堅密與袒裼同, 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亡矢同;中不 能入與亡鏃同,此將不省兵之禍也,五不當一。故《兵 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敵也;卒不可用,以其將予 敵也;將不知兵,以其主予敵也;君不擇將,以其國予 敵也。」四者兵之至要也。臣又聞小大異形,彊弱異勢, 險易異備。夫卑身以事彊,小國之形也;合小以攻大, 敵國之形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今匈奴地 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 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 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若 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勁弩 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刃,長 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 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 下馬地鬥,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 也:此中國之長技也。以此觀之,匈奴之長技三,中國 之長技五,陛下又興數十萬之眾,以誅數萬之匈奴, 眾寡之計,以一擊十之術也。雖然,兵凶器,戰危事也。 以大為小,以強為弱,在俛卬之間耳。夫以人之死爭 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於萬全。今 降胡義渠蠻夷之屬來歸義者,其眾數千,飲食長技, 「與匈奴同,可賜之堅甲絮衣,勁弓利矢,益以邊郡之 良騎,令明將能知其習俗,和輯其心者,以陛下之明 約將之。即有險阻,以此當之;平地通道,則以輕車材 官制之,兩軍相為表裡,各用其長,技衡加之以眾,此 萬全之術也。《傳》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臣錯愚陋, 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財擇。」文帝嘉之,乃賜錯璽書寵 答焉,曰:「『皇帝問《太子家令上書言兵體》三章,聞之《書》 言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今則不然,言者不狂,而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