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2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子夏問於孔子曰:「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 各有奇耦,氣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德者能 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 日,日數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從奇,奇 主辰,辰為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 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時, 時主豕,故豕四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為律,律主鹿, 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 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風,風為蟲,故蟲八月而生。 其餘各從其類矣。鳥魚生「陰而屬於陽,故皆卵生。魚 游於水,鳥游於雲,故立冬則燕雀入海化為蛤,蠶食 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萬物之所以不 同,介鱗夏食而冬蟄,齕吞者八竅而卵生,齟嚼者九 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無前 齒者膏,無角無後齒者脂。晝生者類父,夜生者似母。」 是以至陰「主牝,至陽主牡。敢問其然乎?」孔子曰:「然。吾 昔聞老聃,亦如汝之言。」子夏曰:「商聞《山書》曰:『地東西 為緯,南北為經,山為積德,川為積刑,高者為生,下者 為死,丘陵為牡,谿谷為牝,蜯蛤龜珠,與日月而盛虛。 是故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 人細,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醜。食水者善游而』」耐寒, 食土者無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不治,食草者善 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食肉者勇毅而捍,食氣者 神明而壽,食穀者智慧而巧,不食者不死而神。故曰: 「羽蟲三百有六十,而鳳為之長;毛蟲三百有六十,而 麟為之長;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龜為之長;鱗蟲三百 有六十,而龍為之長;倮蟲三百有六十,而人為之長, 此乾巛之美也,殊形異類之數,王者動必以道,動靜 必以道,靜必順理,以奉天地之性而不害其所主,謂 之仁聖焉。」子夏言終而出。子貢進曰:「商之論也何如?」 孔子曰:「汝何謂也?」對曰:「微則微矣,然則非治世之待 也。」孔子曰:「然,各其所能。」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 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悅,不若己者處。 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 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 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 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 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孔子讀《易》,至於損益,喟然而歎。子夏避席問曰:「夫子 何歎焉?」孔子曰:「夫自損者必自益,自益者必有以決 之,吾是以歎也。」子夏曰:「然則學者不可以已乎?」子曰: 「非道益之謂也,道彌益而身彌損。夫學者損其自多, 以虛受人,故能成其滿。博哉天道成而必」變,凡持滿 而能久者,未嘗有也。故曰:「自賢者,天下之善言不得 聞於耳矣。」昔堯居天下之位,猶允恭以持之,克讓以 接下,是以千歲而益盛,迄今而愈彰。夏桀昆吾自滿 而無極,亢意而不節,斬刈黎民如草芥焉,天下討之, 如誅匹夫,是以千載而惡著,迄今而不成滿也,是非 損益之徵與?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 息。是以聖人不敢當。盛。如行則讓,長不疾。先如在輿, 而遇三人則下之,遇二人則式之。調其盈虛,不令自 滿,所以能久也。子夏曰:「商請志之,而終身奉行焉。」 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之為 人也,甚恡於財。吾聞與人交,推其長者,違其短者,故 能久也。」

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 歲。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孔子曰:『商始可與言《詩》已 矣』。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然 則師愈與』?曰:『過猶不及』。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 為小人儒』。」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 「其子死,哭之失明。」

按《禮記·檀弓》:「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弔之曰:『吾 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 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吾與女事夫 子於洙泗之間,退而老於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 汝於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 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爾何無罪與』?子夏」 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已 久矣。」

子夏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彈之而不成 聲,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

按:《韓子》:子夏見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對曰:「戰勝故肥 也。」曾子曰:「何謂也?」子夏曰:「吾入見先王之義則榮之, 出見富貴之樂又榮之,兩者戰於胸中,未知勝負,故 臞。今先王之義勝,故肥。是以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 自勝也。故曰:自勝之謂強。」

按《荀子大略》篇:「子夏貧,衣若縣鶉。人曰:『子何不仕』?曰: 『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 按《孔叢子論書》篇:「子夏問《書》大義,子曰:吾於《帝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