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3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煜避家諱,故《後漢書》皆書「泰」為太,如「郭泰」、「鄭泰」為「郭 太」「鄭太」是也。漢碑所以書泰夫人,近有好用古字者, 書「是非」為「氏飛」,而或者笑之。僕謂此固好奇,不可謂 無所本。古人書字,率多借用,蓋嘗考之,《漢書》以頒示 字書視看字,如「視其節儉」是也。《荀子》以視看字書是 否字,如「是其庭可搏瓦」是也。《漢志》以是否字書氏族 字,如「至元孫氏為莊王」是也。書非字為飛者,如漢碑 所謂飛,陶唐其若是乎,此氏飛字之所據也。

《研北雜志》:「歐陽公集錄古文,自穆王以來莫不有之, 而獨無前漢時字,求之久而不得。其後劉原父長得 前漢數物,以銘刻遺之,由是大償素願。蓋其難得如 此。」

丹陽葛魯卿《論書》云:「晉、宋人書法妙絕,未必盡曉字 學。」

《菽園雜記》:「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阡伯」等字,相傳 始於國初刑部尚書開濟。然宋邊實《崑山志》已有之。 蓋錢穀之數用本字則奸人得以盜改,故易此以關 防之耳。

無用閒談,古今字俱有反對,如「吉」對凶,上對下,與凡 高卑深淺、饑飽寒暑之類皆有對,唯有「渴」字無對,古 人未有拈出者。隆古時,人無詐偽,故《六經》中無「真」字; 人不知有異端,故《六經》中無仙、佛、僧、「禪」字。

《震澤長語》:《宣和書譜》曰:為八分之說者多矣。然秦漢 以來,石刻特存篆、隸、行草,所謂八分者何有?至唐始 有八分書,其典刑蓋類隸而變方廣,作波勢,豈在唐 始有之耶?古今名稱稍異,今之正書,乃古所謂隸書, 今之隸書,乃古所謂八分。至唐又于隸書中別為八 分以別之。然則唐之所謂八分,非古所謂八分也。 周越《書苑》云:「郭忠恕以為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 而隸書出。隸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以此 知隸書乃今真書。趙明誠謂誤以八分為隸,自歐陽 公始。

猥談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 佳作「仁可知禮。」右八句末曳「也」字,不知何起。今小兒 學書必首此,天下同然,書坊有解胡說耳。《水東日記》 言宋學士晚年寫此,必知所自。又《說郛》中曾記之,亦 未暇檢。向。一友謂予:「此孔子上其父之書也。」句上上書大人 謂叔梁紇丘。句聖人名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句乙一通言一身所化士如許 「小生」八九子佳。句八九七十二言弟子三千中七十二人更佳作「仁。」句作猶為也 可知禮也。仁禮相為用言七十子善為仁其於禮可知大概取筆畫稀少, 開《童子》稍附會理也。

《筆元要旨》:「字有隸變,古者如省鑿為。」又以:代鑿 皆是。他如以「陋」作。匣作。「匹」作。匝作。亦從此 類。

𨔟旃璅言,蒼頡造字而原有字,揚雄識字而不識字。 六書有象形如草,「天」字三連,乾卦也;「地」字轉折,坤卦 也;如篆;「水」字中一畫,左右各二畫;坎卦「火」字中二畫, 左右各一畫,離卦象形也。上心曰忐,下心曰「忑」,左步 曰「彳」,右步曰「亍」,會意也。水工為江,水可為河,諧聲也。 柯婁為鉤,窟櫳為孔反切也。餘不悉書。

《古今印史》:古人制字極簡易,惟取意勝者為之,非若 後世命題作文,累數百言,義理可以具載,就如八卦, 便包涵許多道理,故曰:六書與八卦相為表裏。試舉 一二明之。如「仁」字從二畫者,上天下地也,人能參贊 天地則為仁;「義」字從善字建首,其從我者,以善自我 出為義,若作「羊」字訓,全無意思矣。又如直心曰德,日 正為昰,何其親切而著明哉!趙撝謙《本義》有《六書論》 七篇,言之頗詳,茲不復論。戴平甫有言曰:「《六書》者,群 經諸子百氏之通釋也。六書苟通,由是而往,天下之 書,不待注疏,皆可讀也。六書不通,而以億說繆為之 注疏,是瞽而為響者也。祇益其迷,注疏滋多,學者滋 惑。是故古之學者,簡而覈,約而達,用」力省而功倍。後 之學者,博而膚,雜而不貫,用力勞而功少。

《古文奇字輯解》「昔揚子雲好奇字而不釋奇字,許叔 重釋秦文而不釋古文。夫字本於文,文本形,事與意 各有攸當,非有奇也。自我識之,磽陋淺尟,遂以為奇 也。傳寫得真,斯稱古文;一涉偽脫,遂成奇字。古文得 解,則奇字自昭。奈何兩漢博雅多聞之賢,舍古文不 一措意,顧校義例訓詁於斯邈、小篆之間,使後世不」 復知先聖人制作文字之精微,乃馬頭為長,持十屈 中之說,變眩耳目,鋟入肝脾,欲古文宣明,豈不難哉? 狂夫之言,昔者詩書古文,皆竹簡漆書,科斗鳥跡,垂 東漢後,而篆隸更為正楷,點畫小訛,厥旨大戾。 《丹鉛總錄》郭忠恕曰:「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 書出,隸書悖而行書出,行書狂而草書勝。」

《水經注》載齊地掘得古冢,棺前和有八分書,驗文乃 太公三世孫胡公之墓。以此知八分書不始於秦矣。 余又按,《莊子》云:「丁字有尾。」李頤注云:「丁字書寫皆作 右波,故曰有尾。」此又一證也。余又嘗考之,不止八分 不始於秦,小篆亦不始於李斯,自五帝以來有之矣。 書契既作,字體悉具科斗,古文、大篆、小篆各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