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3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形,與夫累代之制,皆不泥也。格借玉著,體間碧落,情

雜鐘鼎,勢分八分,點畫以大篆為宗,波折以真草託 蹟,規矩準繩,終束於斯。昔之文字,因腳引垂,今此奇 篆,因垂引腳,書法之變,此大謬也。所尚者簡潔飛動, 妍態取容,舉世尚奇,去假取此。從茲而降。好古之士, 「銳其垂而為懸針垂露,縱其垂而為柳葉,收其垂而 為倒䪥,頓而為蝌斗,折而為蜩蟲,蹲墨為芝英,枯筆 為飛白,龍蛇雲鳥,轉宿偃波」,此其濫觴也,而莫知其 所由師。昔存其名蹟則莫考。效顰臆說,書法外道,翰 墨之厄。

七曰分隸,八分、散隸合而為之也。篆籀相向成文,分 隸、背隸各分其勢,波折左右,其形連屈鉤連。篆勢有 轉無折,隸筆有折無轉,分則兼之。杜甫聯稱「八分小 篆」,故知八分猶雜篆體,後世因是以小篆為八分曲 說有以為損大篆十分之二為小篆者。今按小篆茂 密,而大篆簡易,其謬不辨而明。今隸宗匠鍾元常八 分之省便,而真書之效古者,古隸出於篆,今隸依乎 真。漢孔安國以隸寫籀,謂之「隸古。」唐明皇不喜古文, 凡不合開元文字,謂之「野書。」於是後人罕睹前人之 蹟,一變曰「徒隸」,再變曰「草隸。」人自為之,無論也。上不 足考古,下不合時王。聊合為一說,分不駭俗,隸不蹈 時,以續古今脈絡可耳。然今之真書,多有取是改作 者。若分、隸之波折,真書變而為曲直;若分、隸之起伏, 真書變而為撇拂。鄭樵謂「篆通隸僻,篆巧隸拙」,真書 則猶其流之愈深者也。

八曰「真書。」近代時書,而國朝之所通行。古文邈遠,小 學不興,無學者蹈俗忘本,稍通者束義背時。古文意 義恆同,蹊徑每異。譬之三代文不得與秦、漢合,漢、魏 詩不得與近體合,佛、《老》《莊》《騷》,餖飣入公車,掌故家語, 但為知者噴飯。今擬古詞,肖而不奪,此學假行,似而 莫移,時王之制,何得己見妄變?更若用古體作今書, 「不堪眩世,但足自惑,不特義不可行,而勢亦難達,但 俗書之最謬者,與夫世俗之固加偏旁者,所當正耳。 一以正俗,一以革古,而悉協於時中,真書是也。」 九曰「草書,起於列國,天下有事,急就為之,或起草他 簡,然後正書,皆不暇致詳而作,漢人遂以名家。」杜度、 鍾、張,飛揚俊逸,其圜轉得於篆、籀,其波折得於分,隸 簡而有合,不大相離。上古結繩而治,刻契而與挂,識 而別,剖竹而官麤,蹟之於文,故無足重,奚以草之去 古為異乎?故文以達詞,詞以達志。草書雖云古而可 達古,文且有真未必合,草未必離,如「佳」、「隹」等字,古體 皆合,真書有媿矣。《草》《鹿首》《岐山草》《虛下、夜》《前垂》「乍」「草」 正真譌,乃至翻草書以成「俗體,無以下筆」,豈草之辠 乎?

唐荊川稗編

《爻侗論六書製作之原》

夫文,生於聲者也,有聲而後形之以文,義與聲俱然, 非生於文也。生民之始,弗可考也。以理而逆之,被髮 臝形,擊剝挽削,以為衣食。其氣未柔,若禽獸然;其知 未闢,若嬰兒然,僅能號呼其欲惡喜怒,以相告詔而 已矣。稍有知,然後漸能名命百物,而號召之聲稍備 矣。文字未興也,其類滋,其治繁,而不可以莫之徵也。 然後結繩之治興焉。治益繁,巧益生,故有刻畫竹木 以為識者。今蠻裔與俚俗不識文字者,猶或用之,所 謂契也。契不足以盡變,於是象物之形,指事之狀,而 刻畫之,以配事物之名,而簡牘刀筆興焉,所謂《書》也。 象形指事,猶不足以盡變,轉注會意以益之,而猶不 足也。無所取之,取諸其聲而已矣。是「故各因其形而 龤之以其聲。木之形可象也,而其別若松若柏者不 可悉象,故借公以龤松之聲,借白以龤柏之聲。水之 形可象也,而其別若江若河者不可悉象,故借工以 龤江之聲,借可以龤河之聲。」所謂龤聲也,五者猶不 足以盡變,故假借以通之,而後文字之用備焉。六書 之義雖不同,皆以形聲而已矣。《六書》不必聖人作也, 五方之民,言語不同,名稱不一,文字不通。聖人者,作 命神瞽焉,同其文字,釐其煩慝,總其要歸而已矣。夫 文,聲之象也;聲,文之鳴也。有其文則有其聲,有其聲 則有其文。聲與文雖出於人,亦各其自然之徵也。有 有形而有聲者,有有事而有聲者,有有意而有聲者, 有形「而有聲者,象其形而聲從之,求其義於形可也。 有事而有聲者,指其事而聲從之,求其義於事可也。 有意而有聲者,會其義意而聲從之」,求其義於意可 也。是三者雖不求諸聲,猶未失其義也。至於《諧聲》,則 非聲無以辨義矣。雖然,諧聲者猶有宗也。譬若人然, 雖不知其名,猶可以知其姓;雖不察其精,猶未失其 粗者也。至於假借,則不可以形求,不可以事指,不可 以意會,不可以類辨,直借彼之聲以為此之聲而已 耳。求諸其聲則得,求諸其文則惑,不可不知也。《書》學 既廢,章句之士知因言以求意矣,未知因文以求義 也;訓詁之士知因文以求義矣,未知因聲以求義也。 夫文字之用,莫便於諧聲,「莫變於假借。因文以求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