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1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然謙讓不肯主盟。往年予嘗戲謂:「君謨學書如泝急 流,用盡氣力,不離故處。」君謨頗笑,以為能取譬。今思 此語已二十餘年,竟何如哉!

《李邕書》

予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 趣。及看之久,遂謂「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 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書得 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豈得其意而忘其形者耶?因 見邕書,追求鍾、王以來字法,皆可以通,然邕書未必 獨然。凡學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餘。余偶從邕書而 得之耳。

蔡忠惠公集

《論書》

鍾、王、索靖法相近,張芝又離為一法。今書有規矩者, 王、索其雄逸不常者,皆本張也。旭、素盡出此流,蓋其 天資,近者學之,易得門戶。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 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 嘗觀《石鼓文》,愛其古質物象形勢,有遺思焉。及得原 叔《鼎器銘》,又知古之篆文,或多或省,或移之左右上 下,唯其意之所欲,然亦有工拙。秦漢以來,裁得一體, 故《古文》所見止此,惜哉。

唐初二王筆跡猶多,當時學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 無幾。然觀歐、虞、褚、陸,號為名書,其結約字法,皆出王 家。父子學《大令》者多放縱,而羲之投筆處皆有神妙。 予嘗謂篆、隸正書與草、行通是一法。吳道子善畫,而 張長史師其筆法,豈有異哉?然其精麤繫性之利鈍, 學之淺深。古人有「筆塚墨池」之說,當非虛也。

近世篆書,好為奇特,都無古意。唐李監通於斯,氣力 渾厚,可謂篆中之雄也。學者宜知此說,然後可與論 《篆》矣。

東坡集

《論書》

筆墨之跡,託於有形,有形則有弊。苟不至於無,而自 樂於一時,聊寓其心,忘憂晚歲,則猶賢於博奕也。雖 然,不假外物而有守於內者,聖賢之高致也。惟顏子 得之。

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 出於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若匆匆 不及,乃是平時亦有意於學,此弊之極,遂至於周越 仲翼,無足怪者。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 人,是一快也。

《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

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草書,猶 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

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 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閒,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余「當使指 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 攲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柳誠懸之 言良是。古人得筆法有所自,張長史以劍器容有是 理。雷太簡乃云:「聞江聲而筆法進。」文與可亦言「見蛇 鬥而草書長」,此殆謬矣。

觀其書,有以得其為人,則君子小人必見於《書》,是殆 不然。以貌取人,且猶不可,而況書乎?吾觀顏公書,未 嘗不想見其風采,非徒得其為人而已,凜乎若見其 誚盧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與韓非竊斧之說無異, 然人之字畫工拙之外,蓋皆有趣,亦有以見其為人 邪正之粗云。

黃山谷文集

《論書》

今時學《蘭亭》者,不師其筆意,便作行勢,正如美西子 捧心,而不自寤其醜也。余嘗觀漢時石刻篆隸,頗得 楷法。後生若以余說學《蘭亭》當得之。

《蘭亭》雖真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為準。譬如周 公、孔子,不能無小過,過而不害。其聰明睿聖,所以為 聖人。不善學者,即聖人之過處而學之,故蔽於一曲。 今世學《蘭亭》者多此也。魯之閉門者曰:「吾將以吾之 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可以學書矣。」

王氏《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 意在筆前耳。承學之人,更用蘭亭「永」字,以開字中眼 目,能使學家多拘忌,成一種俗氣。要之,右軍二言,群 言之長也。

東坡先生云:「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閒,小字難於寬綽 而有餘,如《東方朔畫像贊》、樂毅論《蘭亭禊事》《詩,敘》先 秦古器科斗文字結密而無閒,如《焦山崩崖瘞鶴銘》 《永州磨崖中興頌》《李斯嶧山刻》《秦始皇及二世皇帝 詔》,近世兼二美,如楊少師之正書行草,徐常侍之小 篆。此雖難為俗學者言,要歸畢竟如此。如人眩時,五」 色無主,及其神澄意定,青黃皁白,亦自粲然。學書時 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 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