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暌離,通訊問,施於家人朋友之間,不過數行而已。蓋 其初非用意,而逸筆餘興,淋漓揮灑,或妍或醜,百態 橫生,披卷發函,爛然在目,使人驟見驚絕」,徐而視之, 其意態集本無此二字愈無窮盡,故使後世得之以為奇翫 而想見其人也。至於高文大冊,何嘗用此?而今人不 然,至或棄百事,弊精疲力,以學書為事業,用此終老 而窮年者,是真可笑也。《治平甲辰秋社日書》。

《跋晉賢法帖》
前人

右《晉賢法帖》。太宗皇帝萬機之餘,留精翰墨,嘗詔天 下購募鍾、王真蹟,集為《法帖》十卷,模刻以賜群臣。往 時故相劉公沆在長沙,以官法帖鏤板,遂布於人間。 後有尚書郎潘師旦者,又擇其尤妙者別為卷第,與 劉氏本並行。至余集錄古文,不敢輒以官本參入私 集,遂於師旦所傳,又取其尤者散入錄中,俾夫啟帙 披卷者,時一得之,把翫欣然,所以忘倦也。治平元年 五月十日書。

《跋智永書千字文》
前人

右《千字文》,今流俗多傳此本為浮屠智永書。考其字 畫,時時有筆法不類者雜於其間,疑其石有亡缺,後 人妄補足之。雖識者覽之,可以自擇,然終汨其真,遂 去其二百六十五字。其文既無所取,而世復多有所 佳者字爾。故輒去其偽者,不以文不足為嫌也。蔡君 謨,今世知書者,猶云未能盡去也。嘉祐八年十月十 八日書。

《張君寶墨堂記》
蘇軾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飲食,華衣服、好聲色而已。有人 焉,自以為高而笑之,彈琴奕碁,蓄古書法圖畫,客至 出而誇觀之,自以為至矣。則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 所以自表見於後世者,以有言語文章也,是惡足好?」 而豪傑之士又相與笑之,以為士當以功名聞於世, 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見於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為 也。而其所謂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於伊、 呂、稷、契之所營,劉、項、湯、武之所爭,極矣。而或者猶不 免乎笑,曰:「是區區者,曾何足言?」而許由辭之以為難, 孔丘知之以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豈有既乎?士 方志於其所欲得,雖小物有捐軀忘親而馳之者。故 有好書而不得其法,則拊心嘔血,幾死而僅存,至於 剖塚斲棺而求之。是豈有聲色臭味足以移人?方其 樂之也,雖其口不能自言,而況他人乎?人特以己之 不好,笑人之好,則過矣。毗陵人張君希元,家世好書, 所蓄古今人遺跡至多,盡刻諸石,築室而藏之,屬予 為記。予蜀人也。蜀人諺曰:「學書者紙費,學醫者人費。」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試之學 而驟出之於政,其費人豈特醫者之比乎?今張君以 兼人之能,而位不稱其才,優游終歲,無所役其心志, 則以書自娛。然以予觀之,君豈久閑者?蓄極而通,必 將大發之於政。君知政之費人也,甚於醫,則願以予 之所言者為鑒。」

《題逸少帖》
前人

逸少為王述所困,自誓去官,超然於事物之外。嘗自 言:「吾當卒以樂死。」然欲一遊岷嶺,勤勤如此,而至死 不果。乃知山水遊放之樂,自是人生難必之事,況於 市朝眷戀之徒,而出山林獨往之言,固已疏矣。

《題遺教經》
前人

僕嘗見歐陽文忠公云:「《遺教經》非逸少筆。」以其言觀 之,信若不妄。然自逸少在時,小兒亂真,自不解辨,況 數百年後傳刻之師,而又必其真偽,難矣。顧筆畫精 穩,自可為師法。

《題筆陣圖》
前人

筆墨之跡,託於有形,有形則有弊。苟不至於無,而自 樂於一時,聊寓其心,忘憂晚歲,則猶賢於博奕也。雖 然,不假外物而有守於內者,聖賢之高致也。惟顏子 得之。

《題晉人帖》
前人

唐太宗購晉人書,自二王以下僅千軸。《蘭亭》以玉匣 葬昭陵,世無復見,其餘皆在祕府。至武后時,為張易 之兄弟所竊,後遂流落人間,在王涯、趙延賞家。涯敗, 為軍人所劫,剝去金玉軸而棄其書。余嘗於李都尉 瑋處見晉人數帖,皆有小印「涯」字,意其為王氏物也。 有謝尚、謝鯤、王衍等帖,皆奇,而夷甫獨超然如群鶴 聳趐,欲飛而未起也。

《題蕭子雲帖》
前人

蕭子雲嘗答敕云:「臣昔不能賞拔,隨時所貴規模。」子 敬多歷年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論 學隸法,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一事而已,十 許年乃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法洞徹,字體始變。 子敬全範元常,逮邇以來,自覺功進。文見《齊史》本傳。 今閣下《法帖》十卷,中有衛夫人與一僧書,班班取。子 雲此文其偽妄無疑也。

《書王奧所藏太宗御書後》
前人

日行於天,委照萬物之上,光氣所及,或流為慶雲,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