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李唐;韋韓歌之,藹其有芳。迄宋宣和,斯遷於梁。金 人襲沒,遂歸朔方。維天子之龍飛,煜文運之日昌。誕 降德音,輦登上庠。文石重藉,周衛兩旁。《六經》彝訓,因 時表章。大比曠典,同日舉揚。遐邇縱觀,陳跡復彰。嗟 夫!九州之鼎,已沈淪而不可得;岣嶁之石,又漫滅而 不復有。惟斯文為至寶,實終古之罕偶。惜捃摭之有 遺,不見稱於魯叟。何「人之蚩蚩,窪一為臼,質損文存, 庸詔永久。後乎此者,豈無祖龍之頌功,茂陵之封禪, 亦皆埋仆於榛莽,雖萬一之或傳,適足以著其君之 無取。然則石鼓之周流於世者,天非徒壽之,蓋以寄 古文於不朽也。」乃作詩曰:「刻石鼓兮周賢王,置之學 兮自我皇。紛胄子兮樂未央,日詠歌兮揚揚。維大道 兮無疆,齊地久兮天長。維斯鼓兮作配。勿壞兮勿傷。 保億齡兮於耿光。」

《寶賢堂集古法帖序》
晉·世子朱奇源

予高祖恭王幼好法書,初之國時,太祖高皇帝賜前 代墨本甚多。曾祖定王蒙高皇帝命中書舍人詹希 原教字書,故睿翰出於當代。是以祖憲王暨父王俱 嗜書學,數世以來,無問古今,但字之佳者,兼收並蓄, 所積益富。予視膳問安之暇,亦留心於古人筆墨閒 每令侍者取古今名人真蹟法帖,張於左右,終日睇 「視潛玩,一旦,恍然見其方圓法乎天地,動靜類乎山 川。其轉摺回向,則若日月周旋,五緯出沒;其恣張放 肆,則若龍跳虎躍,鳳舞鸞飛。或如端人正士,劍佩森 嚴,朝於法宮;或如仙人野客,跨鶴引鹿,遊於山林。其 高致逸興,淋漓揮灑於筆墨閒,姿變橫出,千態萬狀, 不可形容,使人終日相對,殆忘寢食。」於是取魏晉以 來諸家字帖,凡心之所欲者,或臨或模,自幼及今,不 下萬餘紙,遂頗識古人用意處。閒有以古今法書奇 帖來獻者,或點畫之是否,刻鏤之工拙,亦頗能辯其 真偽,或得真者,不啻隋珠趙璧,終日把玩,不忍釋手, 遂成「愛書之癖。日積月累,前後左右,森然充牣於几 案閒者,皆古今字書也。性樂乎此,他俱不能易。自笑 如蠹魚出入書中,終老是鄉矣。」一日,因與侍郎張公 頤、都御史翟公瑄論及《淳化帖》世不多見,後雖演為 諸帖,然多得彼失此。如蒼頡,字之祖也,孔子,聖人也, 而帖或不收,或又不取,《宋書》以為盡廢唐人法度,如 蘇、黃、米、蔡,書入神品,結體穩密,有勁古豪逸之勢,而 不失「範圍,豈可少耶?又不知漢、魏楷法,至唐復廢,去 彼取此,是殆不然。要之一代高人自有所見,但取其 字之工妙,以見一代人物之用心自有所,不必軒輊 而為去取也。」因取《淳化絳帖》《大觀》《太清樓》《寶晉》諸帖, 并我朝以書著名者,不下十數家。暇日同參政王進, 副使楊光溥,僉事胡漢、楊文卿,擇其尤者,命生員宋 灝、劉瑀摹勒上石,釐為十二卷。其次第先後,字之多 寡,與諸家不同者,因所取擇耳。每一紙出,輒刻意校 其一鉤一畫之似否,雖昧於鑒賞,不能盡如古人之 用意,然較之諸家亦頗精矣。因命之曰《寶賢堂》,集古 法帖置之齋中,以留示我後人,非敢傳於士林閒也。 嗚呼!三才之奧,《五經》之指,王化之端緒,道統之源流, 俱賴文字而傳。豐碑鉅碣,照耀於山川,高文大冊,震 駭人耳目,俾百世之下,高人韻士,撫摩愛玩之無已, 亦賴此書而顯,則其所繫不其重歟?雖然,前人以疲 精神棄百事,而學書者為喪志。孔子不曰:「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然 則予留心於翰墨,必勝於博奕,使聖人生今之世,亦 將稱許之矣,則亦何喪志之有?因書梗概,以序其所 自云。

《東書堂法帖序》
周憲王有燉

書契之來尚矣。自龍馬負圖出於河,伏羲則之,以畫 八卦,而文字生焉。其後神農氏有《穗書》,黃帝有《雲書》。 黃帝之世,倉頡居史職,仰觀奎星圓曲之勢,龜文鳥 跡之象,因以制字。蓋依類象形謂之「文」,形聲相益謂 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 如也。自秦廢典籍,李斯變古為小篆,程邈、王次仲作 《隸書八分》,兩漢因之,舍其繁而從其簡,古之六義,存 者無幾矣。漢末,蔡邕以隸寫《五經》,其後漢隸書與秦 隸書少異,後又為真、行、章草、飛白等書,若杜度、梁鵠、 崔子玉、韋仲將、張伯英、鍾元常之徒,皆善於書。及晉 元帝渡江之後,法書大盛,右將軍王羲之總百家之 能,備眾體之妙,於篆、隸、真、行、章草、飛「白等體,莫不研 精造妙,無出其右者矣。」其子獻之,亦為奇絕。歷宋、齊、 梁、陳、隋而之唐,能書者輩出,於是書法自成一家,其 閒同異,各有所長,要之為書,亦皆不失晉人之風度, 字法之規矩耳。至趙、宋之時,蔡襄、米芾諸人,雖號為 能書,其實魏、晉之法蕩然不存矣。元有鮮于伯機、趙 孟頫,始變其法,飄逸可愛,自此能書者亹亹而興,較 之於晉唐,雖有後先,而優於宋人之書遠矣。乃若古 人書而集為法帖者,始自宋太宗《淳化閣帖》,後有潘 師旦《絳帖》,《寶月大師潭帖》,蔡京《大觀帖》,劉濤《太清樓 續閣帖》,《紹興監帖》,劉次莊《戲魚堂帖》,曹士冕《星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