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對三廱宮之事,則似已立於武帝之時,何也?蓋古者 明堂、辟廱共為一所。蔡邕《明堂論》曰:「取其宗祀之清 貌則曰清廟,取其正堂之貌則曰太廟,取其尊崇則 曰太室;取其堂則曰明堂;取其四門之學,則曰太學; 取其四面周水,圓如璧,則曰辟廱」,異名而同事。武帝 時,封泰山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明堂中 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水圜宮垣,為複道,上 有樓,從西北入,名曰「崑崙」,天子從之以入,拜祀上帝。 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帶圖。修封時以祠太 一五帝。蓋兒寬時為御史大夫,從祠東封還,登明堂 上壽,所言如此,則所指者,疑此明堂耳。意河間獻王 所對之地亦是其處,非養士之辟廱也。至成帝時,劉 向所言,則專為庠序而設。然班固《禮樂志》言,「世祖受 命中興,乃立明堂辟廱。顯宗即位,躬行其禮,宗祀光 武皇帝于明堂,養三」老五更於辟廱,威儀既盛美矣, 然德化未流洽者,禮樂未興,群下無所從說,而庠序 尚未設之故也。則知東都亦未嘗以辟廱為庠序。然 世祖建武五年已立太學,而固之時尚言庠序未設, 何耶?又按徐天麟《西漢會要》言,「《三輔黃圖》,漢辟廱在 長安西北七里,恐即王莽所立。」又言:「太學亦在長安 西北七里。」有市有獄,豈即辟廱耶?或別一所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