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八卷目錄

 學校部彙考二

  後漢光武帝建武三則 中元一則 明帝永平一則 順帝永建一則 陽嘉一則

  質帝本初一則 桓帝建和一則 永壽一則 延熹一則 靈帝熹平一則 光和一則

  獻帝初平一則 建安三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明帝太和三則 齊王正始二則

  吳景帝永安一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咸寧二則 太康一則 惠帝元康一則 元帝建武一則 太興二

  則 穆帝升平一則 成帝咸康一則 孝武太元三則

選舉典第八卷

學校部彙考二

後漢

光武帝建武五年初起太學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建武五年「冬十月,初起太學,車 駕還宮,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差。」

陸機《洛陽記》曰:「太學在洛陽城故開陽門外,去宮八里,講堂長十丈,廣三丈。」

按《儒林傳序》:「建武五年,脩起太學,稽式古典,籩豆干 戚之容,備之於列服方領、習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建武七年,朱浮請廣選博士,詔立《五經》博士。」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不載。 按《朱浮傳》:「七年,浮以國 學既興,宜廣博士之選,迺上書曰:『夫太學者,禮義之 宮,教化所由興也。陛下尊敬先聖,宮室未飾,干戈未 休,而先建太學,造立橫舍,比日車駕親臨觀饗,將以 弘時雍之化,顯勉進之功也』。」尋博士之官,為天下宗 師,使孔聖之言,傳而不絕。舊事策試博士,必廣求詳 選。爰自畿夏,延及四方,是以博舉明經,惟賢是登,學 者精勵,遠近同慕。伏聞詔書更試五人,唯取見在洛 陽城者。臣恐自今以往,將有所失。求之密邇,容或未 盡,而四方之學,無所勸樂。凡策試之本,貴得其真,非 有期會,不及遠方也。又諸所徵試,皆私自發遣,非有 傷費,煩擾於事也。《語》曰:「中國失禮,求之於野。臣浮幸 得與講圖讖,故敢越職。」帝然之。 按《儒林傳序》:「光武 中興,愛好經術,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於是立《五經》博 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 小夏侯,《詩》齊、魯、韓、毛,《禮》大小戴,《春秋》嚴、顏。凡十四博 士,太常差次總領焉。」

建武三十年,太尉趙熹上言,「宜正《三雍》」之禮。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不載。 按《趙熹傳》云云。

中元元年初起辟廱

按《後漢書光武本紀》:「中元元年冬十一月,初起明堂 靈臺辟廱及北郊兆域,宣布圖讖於天下。」

「辟廱,去明堂三百步,車駕臨辟廱,從北門入。三月九月皆於中行鄉射禮。辟廱以水周其外,以節觀者。諸侯曰泮宮東西南有水,北無下,天子也。」

按《儒林傳序》:「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親行其 禮,袒割辟雍之上,尊養三老五更。饗射禮畢,帝正坐 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 觀聽者,蓋億」萬計。 按《張純傳》,時南單于降,邊境無 事,歲仍有年,家給人足。純以聖王之建辟雍,所以崇 禮義,既富而教者也。乃按《七經讖》、明堂圖、河間古辟 雍記,孝武泰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議,欲具奏之。未 及上,會博士桓榮言宜立辟雍,章下三公、太常,而純 議同榮,帝乃許之。按桓榮傳云永平二年三雍初成拜榮為五更則辟雍起于中元元

年成于《永平》二年,亦未可知。

按蔡邕《本集明堂論》:「明堂者,天子太廟,所以崇禮其 祖,以配上帝者也。夏后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 曰明堂,東曰青陽,南曰明堂,西曰總章,北曰元堂,中 央曰太室。《易》曰:『離也者,明也,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 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人君之位,莫正於此焉。故雖有 五名,而主以明堂也。其正中皆曰太廟。謹承天順時』」 之令,昭令德宗祀之禮,明前功百辟之勞,起尊老敬 長之義,顯教幼誨稚之學,朝諸侯,選造士於其中,以 明制度。生者乘其能而至,死者論其功而祭。故為大 教之宮,而四學具焉,官司備焉。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眾星拱之,萬象翼之,政教之所由生,變化之所自來, 明一統也。故言明堂,事之大,義之深也。取其宗祀之 貌,則曰清廟;取其正室之貌,則曰太廟;取其尊崇,則 曰太室;取其堂,則曰明堂;取其四門之學,則曰太學; 取其四面周水圓如璧,則曰辟廱。異名而同事,其實 一也。《易傳太初篇》曰:「天子旦入東學,晝入南學,暮入 西學。」太學在中央,天子之所自學也。《禮記保傅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