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8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安得而不自進?嗚呼!使今之士不若古非人,則然勢 也。勢之異,聖賢之所以不得同也。孟子不見王公,而 孔子為季氏吏,夫不以勢乎哉?「士之進退,不惟其德 與才,而惟今之法度;而有司之好惡,未必今之法度 也。」是士之進,不惟今之法度,而幾在有司之好惡耳。 今之有司,非昔之有司也;後之有司,又非今之有司 也。有司之好惡豈常哉?是士之進退,果卒無所必而 已矣。噫以言取人,未之失也。取焉而又不得其所謂 言,是失之失也,況又重以有司好惡之不可常哉!古 之道,其卒不可見乎?士也有得已之勢,其得不已乎? 得已而不已,未見其為有道也。楊叔明之兄弟,以父 任皆京官,其勢非吾所謂無以處,無以裕父母妻子, 而有不得已焉者也。自枉而為進士,而又枉於有司, 而又若不釋然;二君固常自任以道,而且朋友我矣。 懼其猶未寤也,為《進說》與之

《待士說》
王十朋

有言邑大夫不待士者,予曰:「子何從知之?」曰:「有訟於 庭者,箠楚之辱及焉。」予曰:「此士之不自待,非大夫不 待士也。為士者,服《詩》《書》,精業履,聖賢之是師,臭味之 與遊。謹門戶,時租稅,忍焉以省訟,慎焉以免禍。足跡 不及於公門,官吏稀識其面目,雖使柳下惠之弟為 邑大夫,焉能辱儒冠而陷之虎口耶?彼冠焉而士,行」 焉而市,旁午里巷,而惡少與曹,爭競錐刀而訟獄以 興。朝投刺以謝面,暮求判以欺愚,雖使周成王之叔 父為邑大夫,詎可望其施「吐哺」之禮耶?大夫非能重 士也,士實自重;非能輕士也,士實自輕。顧其自待者 何如,邑大夫何責焉?既以答告者,遂書為吾黨之戒。

《端士習奏》
牟濚

先皇帝嘗論及近世士大夫風俗,諭臣「此曹無忌憚 之甚」,蓋歎士習之不美也。臣嘗因是而推求其故,所 以陷溺其良心者亦有由焉。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士 大夫當以此自維其身,不當使上之人執此以為維 之之具也。士方其未得也,奔競苟且,不知有義命。故 其既仕也,攫拿貪黷,但知有利祿。未仕則有科舉之 「累,既仕則有薦舉之累。人才所以日不逮古。而或者 遂謂士習不正,由二者陷溺其心也。」臣獨以為不然。 先朝范鎮以奏名第一,唱第殿庭。自來唱過三名,則 奏名之首者必抗聲自陳,考校雖在下,天子亦擢寘 上列。鎮獨恥於自陳,唱至七十九名,然後出而就列。 其後進退出處,有古人風,遂為國朝名臣。科舉而得 若人,則浮薄者自知愧矣。張忠定詠凡所薦舉,皆方 廉恬退之士,且曰:「奔競者將自得之,何假吾舉」薦舉 薦而得若人,則奔競者革心矣。然則科舉何嘗壞人 士實自壞耳;薦舉何嘗累人,士實自累耳。故臣謂獎 恬退,抑奔競、正人心之第一義也。昔孟子欲闢楊、墨, 以明孔子之道,首以「正人心為本。今士習如此,不自 其心而正之,恐愈趨愈下,於世道關係甚不細也。惟 陛下不以人廢言。」

《論士風》
游酢

天下之患,莫大於士大夫,至於無恥,則見利而已,不 復知有他,如入市而攫金,不復見有人也。始則眾笑 之,少則人惑之,久則天下相率而效之,莫知以為非 也。士風之壞,一至於此,則錐刀之末,將盡爭之。雖殺 人而謀其身,可為也;迷國以成其私,可為也;草竊姦 宄奪攘,矯何所不至,而人君尚何所賴乎?古人有 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非其有也。今欲 使士大夫人人自好,而相高以名節,則莫若朝廷之 上,倡清議於天下。士有頑頓無恥,一不容於清議者, 將不得齒於搢紳,親戚以為羞,鄉黨以為辱。夫然,故 士之有志于道者,寧饑餓不能出門戶,而不敢以喪 節;寧阨窮終不得聞達,而不敢以敗名,廉恥之俗成, 而忠義之風起矣。人主何求而不得哉?惟陛下留意。

《論士大夫風俗》
魏·了翁

臣聞人主所與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 與共政事者,內外百執事也。君臣一心,上下同德,表 裡無貳,顛末不渝,然後平居有所裨益,緩急可以倚 仗。如人各有心,身自為謀,則可否不得以相濟,小大 不能以相維,而天下之患有不可終窮者矣。《易》之《同 人》曰:「同人於野,亨。」其彖曰:「維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蓋人之心,公則一致,私則萬殊。無以通之,則萬殊不 一之私心,足以害天下至同之公理。此其事伏於冥 冥,而人莫之覺。故論今日風俗之弊者,莫不議其尚 同也,而臣則疑其未嘗同也。進焉而柔良,退焉而剛 方;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而挾其 所嘗言以誇於人,不成焉而托於所嘗料以議其上。 省曹之勘當,掾屬之書擬,有司之按事,長吏之舉賢, 恩焉則歛而歸己;怨焉則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天 象之妖祥,時政之得失,除授之當否,疆場之緩急,言 焉而得,則矜以為功;否焉則訕之曰:「此徒言而無益。」 嗚呼!壟斷而望,可左可右,踦閭而語,可出可入。蓋嗜 利無恥之人,貪前慮「後者之為耳。士大夫而若此,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