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8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降辟書,辭疾不到。天保初復徵,不得已,布裘乘露車 至鄴。楊愔往候之,以為司徒諮議,稱疾不受。肅宗即 位,召為太子中庶子,銀青光祿大夫。」

《隋書楊伯醜傳》:「伯醜隱於華山,開皇初,被徵入朝,見 公卿不為禮,無貴賤皆汝之人,不能測也。」高祖召與 語,竟無所答。上賜之衣服,至朝堂捨之而去。

《褚輝傳》:「輝字高明,以三禮學稱於江南。煬帝時,徵天 下儒術之士,悉集內史省,相次講論,輝博辯無能屈 者。由是擢為太學博士。」

《文中子世家》:仁壽三年,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濟蒼生 之心,西遊長安,見隋文帝。帝坐太極殿召見,因奏《太 平策》十有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驗古,恢恢乎運 天下於指掌矣。帝大悅曰:「得生幾晚矣,天以生賜朕 也。」下其議於公卿,公卿不悅。時將有蕭牆之釁,文中 子知謀之不用也,作《東征之歌》而歸曰:「我思國家兮, 遠遊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禮布衣。遂懷古人之心兮, 將興太平之基。時異事變兮,志乖願違。吁嗟!道之不 行兮垂翅東歸,皇之不斷兮勞身西飛。」帝聞而再徵 之,不至。四年,帝崩。大業元年,一徵,又不至,辭以疾。十 一年,有著作郎、國子博士徵,並不至。

《龍城錄》:「趙昱字仲明,與兄冕俱隱青城山,從事道士 李玨。隋末,煬帝知其賢,徵召不起,督讓益州太守臧 賸,強起昱至京師,煬帝縻以上爵不就,獨乞為蜀太 守。帝從之,拜嘉州太守。」

《舊唐書孫思邈傳》,「思邈,京兆華原人也。周宣帝時,思 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隋文帝輔政,徵為國 子博士,稱疾不起。嘗謂所親曰:『過五十年當有聖人 出,吾方助之以濟人』。及太宗即位,召詣京師,授以爵 位,固辭不受。顯慶四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固辭 不受。上元元年,辭疾請歸,特賜良馬及鄱陽公主邑」 司以居焉。當時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詵、盧照鄰等執 師資之禮以事焉。

《唐書杜如晦傳》:「太宗時,如晦弟楚客隱居嵩山。貞觀 四年,召拜給事中。太宗曰:聞卿山居日久,志意甚高, 自非宰相之任,則不能出,何有是理邪?夫涉遠者必 自邇,升高者必自下。但在官為眾所許,無慮官之不 大。爾兄雖與我體異,其心猶一,於我國家非無大功, 為憶爾兄,意欲見爾。宜識朕意,繼爾兄忠義也。」 《王恭傳》:恭少篤學,博涉六經。貞觀初,徵拜太學博士。 《冊府元龜》:司馬才章,博涉五經,善緯候。貞觀初,太宗 謂侍臣曰:「隋末學者凋喪,儒教陵遲,豈有後進之士, 經業優洽而未用者乎!」因徵才章及王琰王恭,俱拜 為博士。

《舊唐書史德義傳》:「德義,蘇州崑山人也。咸亨初,隱居 虎丘山,以琴書自適,東市號為逸人。高宗聞其名,徵 赴洛陽,尋稱疾東歸。天授初,江南道宣勞使、文昌左 丞周興表薦之,則天徵赴都。詔曰:『蘇州隱士史德義, 志尚虛元,業履貞確。謙沖彰於里閈,孝友表於閨庭。 固辭徵辟,長往嚴陵之瀨;多謝簪裾,高蹈愚公之谷。 博聞強識,說《禮》敦《詩》,繕性丘園,甘心畎畝。朕承天革 命,建極開階,寤寐星雲,物色林壑,順禎期而捐薜帶, 應休運而解荷裳。粵自海隅,來遊魏闕,行藏之理斯 得,去就之節無違。風操可嘉,啟沃攸佇,特宜優獎,委 以諫曹。可朝散大夫,後放歸丘壑』。」

《田遊巖傳》:「遊巖,京兆三原人也。初補太學生,後罷歸, 遊於太白山,每遇林泉會意,輒留連不能去。其母及 妻子並有方外之志,與遊巖同遊山水二十餘年。後 入箕山,就許由廟東築室而居,自稱許由東鄰。調露 中,高宗幸嵩山,遣中書侍郎薛元超就問其母,遊巖 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之,謂曰:『先生養道山中, 比得佳否』?」遊巖曰:「臣泉石膏肓,煙霞痼疾,既逢聖代, 幸得逍遙。」帝曰:「朕今得卿,何異漢獲四皓乎?」薛元超 曰:「漢高祖欲廢嫡立庶,《黃綺》方來,豈如陛下崇重隱 淪,親問巖穴。」帝甚懽,因將遊巖就行宮,並家口,給傳 乘赴都,授崇文館學士,令與太子少傅劉仁軌談論。 帝後將營奉天宮於嵩山,遊巖舊宅先居宮側,特令 不毀,仍親書題額懸其門曰:「隱士田遊巖宅。」

《武攸緒傳》:「攸緒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聖曆中,棄官 隱於嵩山。中宗即位,以安車備禮徵之,降書曰:『朕聞 大隱忘情,不去朝市,至人無跡,何所凝滯。王高標峻 尚,雅操孤貞,有咸一之用,弘體二之德,學究深遠,理 實精微,草芥貂蟬,錙銖纓紱,蔭松山而辭竹苑,去朱 邸而臥青溪,逍遙林壑,傲』」「箕潁,有年歲矣。朕虔膺 聖曆,重闡皇基,保乂邦家,輯寧區宇,求賢採彥,俯谷 窺山。王之所居,接近嵩岳,長望高烈,思滿風煙。駐蹕 喬巖,追尋大隗,鳴鑾峒岫,詢訪廣成,機務殷繁,有懷 莫遂。今遣國子監司業杜慎盈,以禮命徵辟,掃夔龍 之第,虛稷契之筵。神化丹青,朕之志也。豈以黃屋之 貴,傾彼白雲之心,通變之宜,希從降志,延貯閶闔,若 在汾陽。」攸緒應召,至授太子賓客。尋請歸嵩山,制從 之,令京官五品以上餞送於定鼎門外。及三思、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