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9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賈氏曰:「主教六鼓四金」 ,以是教官,故在此。

《舞師》,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

賈氏曰:「掌教野人之舞」 ,亦是教官之類。樂師亦教舞,不在此者,彼教國子學樂,必須合於禮,故入《春官》也。

牧人,「下士六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六十人。」

賈氏曰:「《牧人》掌牧六牲,以共祭祀。」 亦是地事,故在此。

《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 徒二百人。」

鄭康成曰:「主牧公家之牛者。《詩》曰:『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犉者九十,其餘多矣 』。」 賈氏曰:「鄭引《詩》者,證經牛多,故徒有二百人牧之也。」

《充人》,「下士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鄭康成曰:「充猶肥也,養繫牲而肥之 。」 劉執中曰:「牧人雖掌六牲,猶牧之草野以適其性,乃克阜蕃。然未之芻也,迨將用以為牲而係之于充人?」

《載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 六十人。

鄭康成曰:「載之言事也,事民而稅之。載師者,閭師、縣師、遺人、均人、官之長。」

《閭師》,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鄭康成曰:「主徵六鄉賦貢之稅者 。」 鄭鍔曰:「或謂六鄉之中二十五家同一閭,各設閭胥以統治之矣」 ,又有閭師之官,何也?蓋閭胥所掌者,一閭之征令,閭師則掌國中及四郊人民六畜之數,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時征其賦。此其職之所以不同也。然六鄉有比、閭、族、黨之名,獨取閭以名官者,康成謂徵民之稅,宜「督其親民者」 ,其說恐未盡。何則?比、閭、族、黨之官無非親民者,不獨閭為近民之官而已。嘗以《縣師》觀之,有四甸之縣,有五鄙之縣,有小都之縣,而掌徵邑之貢賦者則以《縣師》名之,謂其在四百里之地,四甸、五鄙、小都之縣俱可總於是故也。若夫五比之家則合而為一閭,閭之百家則合而為一族,族之五百家,則合而為一黨。小而一比,則未成為閭;大而族黨,則各同出一閭。欲知民數以任其力而征其賦,必當出入乎閭巷之間,然後知之為甚悉。名閭之意,殆由此爾。閭師之任,既為匪輕,故雖以中士為之,而命名曰「師」 宜矣。

《縣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

鄭康成曰:「名曰《縣師》者,自六鄉以至邦國,縣居中焉 。」 黃氏曰:「縣師,鄉官也,而掌天下地域、人民、六畜、車輦之數及徵野之貢賦,猶以內統外也。以縣為官,取四甸為縣之義。《丘乘》之制,貢賦之法,於是詳焉。」

《遺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

《王昭禹》曰:「掌施惠以振救,故以遺人」 名官。

均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

鄭康成曰:「均猶平也 。」 王昭禹曰:「謂之均人,則無所不均,與土均異矣。均人所均,以人為主;土均所均,以地為主。」

師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 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薛平仲曰:「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君師之職,人主所以承天之寄,以善天下之民,有一未善,先王以為由己致之。師保之官,特設於教典之中,尊之中大夫、下大夫之爵,責之長,善救失之任,使人主無動不善,所以善天下之本 。」 楊謹仲曰:「《書》太師、太傅、太保曰三公,蓋周公之所位者也。冢宰,卿之職也,以其為百官」 之長,是以周公或謂「冢宰」 ,以公任卿之職。今師氏、保氏乃中大夫、下大夫之職,司徒之屬官,雖職兼詔王媺,諌王惡,實以教國子為事。其徒至百二十人,則職至煩冗矣,安得以為周、召之師、保哉?

《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 徒六十人。

鄭康成曰:「保,安也。以道安人者。」 《文王世子》曰:「保也者,謹其身以輔翼之而歸諸道。」

《司諫》,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鄭鍔曰:「官以諫為名,乃諫王之職。周家保氏諫王惡,乃為萬民立司諫,何邪?余以為王者處心不在一身而在天下,己之德已成而無過,亦欲天下之民有德行而無過惡。為民設司諫,猶己有詔媺之師;為民設司牧,猶己有諫惡之保 。」 王東巖曰:「愚按司諫之職,即今之提學官,而設於教官之屬,以德行道藝之教皆」 自鄉而行之,「興賢興能」 之事,皆自鄉而推之。萬一鄉里之間好惡不一,而學術之或偏,毀譽不公,而選舉之失實,則流弊孰能而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