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4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吏。上諭之曰:『國以民為本,民安則國安。比年在外牧 守之官,不體朝廷恤民之意,侵削擾害,民不聊生,故 今遣爾等分行考察。然人才器不同,有專為脂韋諂 媚,而政事不理,殃及於民者。有沉靜篤實,不善逢迎, 而為政簡易,民悅服之者;有虐于用刑,巧于取索,而 能集事者;有廉潔無私,謙謹自守,而政務不舉者。爾 當明白具實以聞。無惑于小人,無屈于勢要,無私于 親故,詢之以眾,斷之以公可也』。」各賜鈔二十錠,為道 里費。又諭之曰:「御史,朕之耳目,當勉副朕心,必先自 治,乃可治人。若棄廉恥,違禮法,則朕亦不汝貸。汝往 勉之。」

《春明夢餘錄》:「洪熙元年,思州府通判檀凱九年考滿 當陞,其民詣闕言凱愷悌,乞留復任,加正五品俸以 優之。」

《名山藏典謨記》:成化六年二月,兵部尚書白圭等言: 「陝西延慶平涼等處人民累遭寇掠,加以官府酷虐, 轉徙流離,困苦已極。四川瘡痍未瘳,兩廣盜攘未息, 疫癘大行於閩粵,災異迭見於淮南,且旱潦相仍者 連歲,南北畿甸,河南山東雨雪愆期,二麥稿死,而荊 襄流民動以四十萬計,衣食所迫,姦盜繇之。乞簡命 兩京大臣循行天下,考覆政事,黜罷不才官吏,便宜 興革。其有巡撫官者,就委行之。」上曰:「其與吏部計。」於 是圭與吏部尚書姚夔等議:「陝西、山東、山西、湖廣、荊 襄、兩廣、貴州、南、北直隸具有巡撫都御史,勿論;江西 有撫民按察使趙敔,雲南多繫土官衙門,可無遣。當 遣者。河南、四川、浙江、福建及直隸大」名等府。上命刑 部左侍郎曾翬往浙江、戶部左侍郎原傑往河南、右 副都御史滕昭往福建、南京戶部右侍郎黃琛往四 川、大理寺少卿宋旻往大名。

成化九年九月,監察御史楊守隨等言:「頃因山東災 傷,議者為捄荒權宜之計,在京辦事及寄名吏納銀, 俱免京考,見在當該者俱免考試與冠帶,悉依資格 選用。如是則文移通否,年歲老耄,一切不問。黷貨規 進,倖門靡極,害政莫甚焉。」上曰:「朕患吏道不清,嚴考 試為進退,募入貲賑饑,免考登仕,教吏貪也。御史言」 是,亟罷勿行。

弘治六年正月,吏部、都察院會考中外官當降黜者 千四百員。上令方面知府指陳實跡,府州以下未三 年者,皆疏列之。尚書王恕等疏上,因言:「陛下考察府、 州以下,謂必待三年。其人誠感激上恩,顧貪鄙在位 者留之一日,則民受一日之殃。昔黃次公雖惜送迎 之費,范仲淹亦分家路之哭。」上曰:「祖宗愛惜人才,百 官考滿,初任再任有平常不稱者,俱令復職,必待九 年,方明黜陟。今或因風聞浮謗,遽革其勤勞所積官, 令其泯默不敢伸陳,無以開天下自新路,非治世所 宜。其令方面知府年未六十者,疾不妨治事,素行不 謹,在陞任前及見任不謹,罷軟無為,非本部訪實,或 巡撫、巡按不互坐,并其餘官員到任未二年,非老疾 貪酷顯著者,俱留治事。」於是吏部奉旨,復留九十餘 人。上勉其加意當官,毋來後議。

弘治八年四月,科道官言:「本朝朝覲考察,委之撫、按 二院,參之布、按二司及州郡長吏部、都察院,又積其 歲報殿最,據為去留。有不當者,朝野得非之,科道得 劾之,法最精盡。臣伏讀弘治六年詔旨,令吏部先期 行文布、按二司考合屬巡撫、巡按考方面,年終奏行, 部院立案。待朝覲日詳審考察。如有不公,許其伸理。 臣仰知皇上愛惜人才至意,但人心巧偽,所宜隄防。 如第委二司考合屬,恐未盡諮訪之公,如部院立案 待考察,恐致疏泄之弊。如許考退者伸理,恐開攻許 之門。明年又當朝覲考察之期,乞一依弘治三年以 前故事,加密與公,天下自服。」吏部及都察院奉旨議 覆。上曰:「人才進退,重典也,尚審詢之,毋有枉偏。」 《臣林記》孝宗六年當考察天下朝覲官,丘濬請如唐 虞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之制,於是吏部尚書王恕所 奏黜者以上,旨留其二十之一。

王恕在吏部,有少子承裕,年二十餘為舉人。恕令開 門納客,具得人才文武之概,退叩所聞用多稱職。延 安知府崔某考滿,考功郎,持牘上。恕曰:「此人廉吏也, 君所考未盡其節。」因署美考。次日往謝曰:「某忝郡吏, 何繇辱知?」恕曰:「吾諸子留三原鄰郡守,惟公無問遺 耳。」

嘉靖八年,胡世寧以兵部尚書卒,特命李承勛專領 尚書事,九年,一品考滿,上親製《手敕》,褒賜「羊酒、寶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