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一百七卷目錄

 休致部紀事二

銓衡典第一百七卷

休致部紀事二

《魏書李茂傳》:「茂為光祿大夫,性謙慎,以弟沖寵盛,懼 於盈,遂託以老疾,固請遜位。高祖不奪其志,聽食大 夫祿,還私第,因居定州之中山,自是優游草舍,不入 京師。」

《羅結傳》:世祖初,結遷侍中,年一百七歲,精爽不衰。世 祖以其忠慤,甚見信待,監典後宮,出入臥內,因除長 信卿。年一百一十,詔聽歸老,賜大甯東川以為居業, 并為築城,即號曰:羅侯城。至今猶存。朝廷每有大事, 驛馬詢訪焉。年一百二十歲卒。

《尉元傳》:元進位司徒,封山陽郡開國公。頻表以老乞 身,詔曰:「元年尊識遠,屢表告退。朕以公秉德清挹,體 懷平隱,仁雅淵廣,謀猷是仗。方委之以政,用康億兆。 故頻文累札,仍違沖志。而謙光逾固,三請彌切,若不 屈從高謨,復何以成其美德也。已許其致仕,主者可 出表付外,如禮申遂。」元詣闕謝老,引見於庭,命升殿 勞宴,賜元冠素服。又詔曰:「夫大道凝虛,至德沖挹,故 尹王法元猷以御世,聖人崇謙光而降美。是以天子 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明孝悌於萬國,垂教本於 天下。自非道高識博,孰能處之?是故五帝憲德,三王 乞言。若求備一人,同之古哲,叔世之老,孰能克堪?師 上聖則難為其舉,傅《中庸》則易為其選。朕既虛寡,德 謝曩哲,更老之選,差可有之。前司徒、山陽郡開國公 尉元,前大鴻臚卿、新泰伯游明根,並元亨利貞,明允 誠素,少著英風,老敷雅跡,位顯台宿,歸終私第。可謂 知始知卒,希世之賢也。公以八十之年,宜處三老之 重;卿以七十之齡,可充五更之選。」於是養三老五更 於明堂,國老庶老於階下。高祖再拜三老,親袒割牲, 執爵而饋於五更,行肅拜之禮。賜國老庶老衣服有 差。既而元言曰:「自天地分判,五行施則,人之所崇,莫 重於孝順。然五孝六順,天下之所先,願陛下重之,以 化四方。臣既衰老,不究遠趣,心耳所及,敢不盡誠。」高 祖曰:「孝順之道,天地之經。今承三老明言,銘之於懷。」 明根言曰:「夫至孝通靈,至順感幽,故《詩》云:『孝悌之至, 通於神明,光於四海』。如此則孝順之道,無所不格。願 陛下念之,以濟黎庶。臣年志朽敝,識見昧然,在於心 慮,不敢不盡。」高祖曰:「五更助三老以言至範,敷展德 音。當克己復禮,以行來授。」禮畢,乃賜步挽一乘。詔曰: 「夫尊老尚更,列聖同致,欽年敬德,綿哲齊」軌。朕雖道 謝元風,識昧叡則,仰稟先誨,企遵猷旨,故推老以德, 立更以元,父焉斯彰,兄焉斯顯矣。前司徒公元、前鴻 臚卿明根,並以沖德懸車,懿量歸老,故尊公以三,事 更以五。雖更老非官,耄耋罔祿,然況事既高,宜加殊 養,三老可給上公之祿,五更可食元卿之俸。供食之 味,亦同其例。

《游明根傳》:「明根遷大鴻臚卿,河南王幹師,尚書如故。 明根以年踰七十,表求致仕,詔不許。頻表固請,乃詔 曰:『明根風度清幹,志尚貞敏,溫恭靜密,乞言是寄。故 抑其高蹈之操,至於再三,表請殷勤,不容違奪,便己 許其告辨。可出前後表付外,依禮施行』。」引明根入見, 高祖曰:「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歷職內外,並著顯績。 逮於耆年,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禮任,遲能 迂德,匡贊於朕。然高尚悠邈,便爾言歸,君臣之禮,於 斯而畢,眷德思仁,情何可已。夫七十致仕,典禮所稱, 位隆固辭,賢者達節。但季俗陵遲,斯道弗繼。卿獨秉 沖操,居今行古,有魏以來,首振頹俗,進可以光我朝 化,退可以榮慰私門。」明根對曰:「臣桑榆之年,鐘鳴漏 盡,蒙陛下之澤,首領獲全,待盡私庭,下奉先帝陛下 大恩,臣之願也。但犬馬之戀,不勝悲塞。」因泣不自勝。 高祖命之令進,言別殷勤,仍為流涕。賜青紗單衣、委 貌冠,被褥錦袍等物。其年,以司徒尉元為三老,明根 為五更,行禮辟雍,賜步挽一乘,給上卿之祿,供食之 味。大官就第月送之,以定律令之勤。賜布帛一千匹, 穀一千斛。後明根歸廣平,賜絹五百匹,安車一乘,馬 二匹,幄帳被褥。車駕幸鄴,明根朝於行宮。詔曰:「游五 更,光素蓬簷,歸終衡里,可謂朝之舊德,國之老成。可 賜帛五百匹,穀五百斛。」敕大官備送珍羞。後車駕幸 鄴,又朝行宮,賜穀帛如前,為造甲第。國有大事,恆璽 書訪之。舊疹發動,手詔問疾,太醫送藥。太和二十三 年,卒於家。

《高閭傳》:「閭為太常卿,世宗踐祚,閭累表遜位,詔曰:『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