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5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軍事。浩既受命,以中原為己任,上疏北征許洛,至許 昌,會張遇反,謝尚又敗績,浩還壽陽後復進軍,次山 桑,而姚襄反。浩懼,棄輜重,退保譙城。器械軍儲,皆為 襄所掠,士卒多亡叛。桓溫素忌浩,及聞其敗,上疏罪 浩,竟坐廢為庶人,徙於東陽之信安縣。浩雖被黜放」 口無怨言,怡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 放之慼。

《世說》:鄧竟陵免官後見桓公,公問之曰:「卿何以更瘦?」 鄧曰:「有愧於叔達,不能不恨於破甑。」

《宋書顏延之傳》:「延之為尚書儀曹郎,太子中舍人。時 尚書令傅亮自以文義之美,一時莫及,延之負其才, 辭不為之下,亮甚疾焉。廬陵王義真頗好辭義,待接 甚厚。徐羨之等疑延之為同異,意甚不悅。少帝即位, 以為正員郎,兼中書,尋徙員外常侍,出為始安太守。 領軍將軍謝晦謂延之曰:昔荀勖忌阮咸,斥為始平 郡,今卿又為始安,可謂二始。」黃門郎殷景仁亦謂之 曰:「所謂俗惡俊異,世疵文雅。」延之之郡,道經汨潭,為 湘州刺史張紀《祭屈原文》以致其意。

《梁書裴子野傳》:「子野兼廷尉正,時三官通署獄牒,子 野嘗不在,同僚輒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從坐免職。 或勸言諸有司可得無咎。子野笑而答曰:『雖慚柳季 之道,豈因訟以受服。自此免黜久之,終無恨意』。」 《何遠傳》:遠為武昌太守,性剛嚴,吏民多以細事受鞭 罰者,遂為人所訟。徽下廷尉,被劾數十條,當時士大 夫坐法,皆不受。立遠度己無贓就立,三七日不款,猶 以「私藏禁仗除名。」

《隋書楊素傳》:素拜御史大夫,其妻鄭氏性悍,素忿之 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鄭氏奏之,由是坐 免。

《長孫平傳》:「平為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數年,會正 月十五日百姓大戲,畫衣裳為鍪甲之象,帝怒而免 之。」

《鄭譯傳》:譯以上柱國公歸第,自以被疏,陰呼道士醮 章,以祈福助。其婢奏譯厭蠱左道,上謂譯曰:「我不負 公,此何意也?」譯無以對。又與母別居,為憲司所劾,由 是除名。下詔曰:「譯嘉謀良策,寂爾無聞。鬻獄賣官,沸 騰盈耳。若留之于世,在人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 地為不孝之鬼。有累幽顯,無以置之。宜賜以《孝經》,令」 其熟讀。

《盧賁傳》:「賁為齊州刺史,民饑,穀米踴貴,閉人糶而自 糶之。坐是除名為民。後從幸洛陽,上從容謂賁曰:『我 始為大司馬時,卿以布腹心於我,及總百揆,頻繁左 右,與卿足為恩舊。卿若無過者,位與高熲齊,坐與凶 人交搆,由是廢黜。言念疇昔之恩,復當牧伯之位,何 乃不思報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殺卿,是屈法申私耳』。」 賁俯伏陳謝。詔復本官。後數日,對詔失旨,又自敘功 績,有怨言。上大怒,顧謂群臣曰:「吾將與賁一州,觀此 不可復用。」後皇太子為其言曰:「此輩並有佐命之功, 雖性行輕險,誠不可棄。」上曰:「我抑屈之,全其命也。微 劉昉、鄭譯及賁、柳裘、皇甫績等,則我不至此。然此等 皆反覆子也。」當周宣帝時,以無賴得「幸,及帝大漸,顏 之儀等請以宗王輔政。此輩行詐,顧命于我,我將為 治,又欲亂之,故昉謀大逆于前,譯為巫蠱于後。如賁 之徒,皆不滿志。任之則不遜,致之則怨,自難信也,非 我棄之。眾人見此,或有竊議,謂我薄于功臣,斯不然 矣。」蘇威進曰:「漢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請,至 尊仁育,復用此道以安之。」上曰「然。」遂廢于家。

《柳機傳》:機為冀州刺史,徵入朝。初,機在周,與族人文 成公昂俱歷顯要,及此機昂並為外職。楊素時為納 言,方用事,因上賜宴,素戲機曰:「二柳俱摧,孤楊獨聳。」 坐皆歡笑,機竟無言。

《乞伏慧傳》:「慧為天水太守,大業五年,征吐谷渾,郡濱 西境,民苦勞役。又遇帝西巡,坐為道不整,獻食疏薄, 帝大怒,命左右斬之,見其無髮,乃釋,除名為民,卒于 家。」

《許善心傳》:「善心為禮部侍郎,宇文述譖善心曰:『陳叔 寶卒,善心與周羅㬋、虞世基、袁充、蔡徵等同往送葬, 善心為祭文,謂為陛下敢于今日加叔寶尊號』。」召問 有實,自援古例,事得釋,而帝甚惡之。又太史奏帝即 位之年,與堯時符合,善心議以國哀甫爾,不宜稱賀, 述諷御史劾之,左遷給事郎,降品二等。

《郎茂傳》:「茂為晉陽宮留守,恆山贊治王文同與茂有 隙,奏茂朋黨,附下罔上,詔遣納言蘇威、御史大夫裴 蘊雜治之。茂素與二人不平,因深文巧詆,成其罪狀。 帝大怒,及其弟司隸別駕楚之皆除名為民,徙且末 郡。茂怡然受命,不以為憂,在途作《登壟賦》以自慰。」 《唐書褚遂良傳》:「遂良為尚書右僕射,帝將立武昭儀, 召」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及遂良入,帝曰:「罪莫大于 絕嗣,皇后無子,今欲立昭儀,謂何?」遂良曰:「昭儀昔事 先帝,身接帷笫,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默。遂良 因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丐歸田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