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9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八年,湯旱七 年,甚也。野無青草,而民無饑色,道無乞人,歲復之後, 猶禁陳耕。古之為天下,誠有具也。王者之法,國無九 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 曰國非其國也。今漢興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 「寡也。陛下不省邪?未獲耳。富人不貸,貧民且饑,天時 不收,請賣宅鬻子」,既或聞耳。「曩頃不雨,令人寒心。一 雨爾,慮若更生,天下無蓄若此,甚極也。其在王法謂 之何?必須困至乃慮,窮至乃圖,不亦晚乎!」竊伏念之, 愈使人悲。然則所謂國無人者,何謂也?有天下而欲 其安者,豈欺陛下者哉?上弗自憂,將「以誰偷?五歲小 康,十歲一凶,三十歲而一大康」,蓋曰大數。自人人相 食,至於今若干年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 下何以相救?卒然邊境有數十萬眾聚,天下將何以 饋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溝壑,剽盜攻擊者興繼而起, 中國失救,外敵必駭,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 人,未必此省為人上弗自省憂,然事困,乃驚而督下, 曰:「此天也,可奈何?事既無,如憂之何!及方今始秋時, 可善為陛下少間,可使臣從丞相御史計之。」臣議詔 所自用,秩二千石。上雖幸使誼計勿厚疏,殆無傷也, 有時矣。

《無蓄》

禹有十年之蓄,故免九年之水;湯有十年之積,故勝 七歲之旱。夫蓄積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 餘,何嚮而不濟?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柔 附遠,何招而不至?《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 而知榮辱。」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嘗 聞。古人曰:「一夫不耕,或為之饑;一婦不織,或為之寒。 生之有時,而用之無節,則物力必屈。古之為天下者 至悉也,故其蓄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 天下之大殘也;從生之害者甚盛,是天下之大賊也; 汰流淫佚侈靡之俗日以長,是天下之大祟也。殘賊 公行,莫之或止;大命泛敗,莫之振救,何計者也?」事情 安所取?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眾,天下之勢,何以 不危?漢之為漢,幾四十歲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也。 故失時不雨,民且狼顧矣。歲惡不入,請賣爵鬻子,既 或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若此而上不驚者?世未 之有。饑荒,天下之常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 三千里之旱,國何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 之聚眾,國何以餽之矣?兵旱相乘,天下大屈,勇力者 聚徒而橫擊,罷夫羸老,易子孫而齩其骨。故法未畢 通也,遠方之能者並舉而爭起矣。為人上者乃試而 圖之,豈將有及乎?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以為此廩 廩也,竊為陛下惜之。《王制》曰:「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 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國非其國也。」其 《王制》「若此之迫,陛下奈何不促使計?所以為此,可以 流涕」者,又是也。

淮南子

《主術訓》

「夫民之為生也,一人蹠耒而耕,不過十畝;中田之獲, 卒歲之收,不過畝四石;妻子老弱,仰而食之。時有涔 旱災害之患,無以給上之徵賊,車馬兵革之費。由此 觀之,則人之生憫矣。夫天地之大計,三年耕而餘一 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 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雖涔旱災害之殃,民莫 困窮流亡也。」故國無九年之畜謂之不足,無六年之 積謂之憫急,無三年之畜謂之窮乏。故有仁君明主, 其取下有節,自養有度,則得承受於天地,而不離饑 寒之患矣。若貪主暴君,撓於其下,侵漁其民,以適無 窮之欲,則百姓無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食者,民之 本也;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 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長,五穀蕃 植,教民養育,六畜以時,種樹,務修田疇,滋植桑麻,肥 墝,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險不生五穀者,以樹竹木, 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為民資。 是故生無乏用,死無轉尸。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 取麛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豺未祭獸,罝罦不 得布於野;獺未祭魚,網罟不得入於水;鷹集未摯,羅 網不得張於谿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蟲 未蟄,不得以火燒田;孕育不得殺;鷇卵不得探;魚不 長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發若蒸 氣,禽獸之歸若流泉,飛鳥之歸若煙雲,有所以致之 也。故先王之政,「四海之雲至」而修封疆;蝦蟆鳴燕降 而達路除道。陰降百泉,則修橋梁;昏張中則務種穀; 大火中則種黍菽,虛中則種宿麥,昴中則收斂畜積, 伐薪木。上告於天,下布之民。先王之所以應時修備, 富國利民,實曠來遠者,其道備矣。

鹽鐵論

《力耕》

大夫曰:「王者塞天財,禁關市,執準守時,以輕重御民。豐年歲登,則儲積以備乏絕,凶年惡歲則行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