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1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率為巨浸,膏腴汙萊,人謀無措也。且職水利者,奉上

官之檄,至捉里胥以文應,致使旱乾水溢,「待命於天。 或者歸諸氣數,適然委之,無可奈何焉,非民之利也。 昔唐韋丹為江西觀察,築隄捍江,為陂塘五百餘所, 溉田萬有二千頃,功德被於八州。茲江右之地,皆當 時故址。彼既築以利民若此,況於數百載之後,求其 故智,安得藉口於杜亞先事之無功,而並棄賈讓之 下策乎?是故在高原宜鑿」池引水以資其利,在下隰, 宜築隄開港以殺其勢。門閘不復修舉,壩堰之策,猶 可行也;民力宜恤,三時務農之後,亦可勞也。專利之 禁必嚴,而曲防者有罪;議貸之令必申,而惰事者無 赦。擇賢吏焉,專其委任,俾利建百年,勿惜一時之費, 計安萬姓,勿恤一人之讟。如是而水利不興,未之見 矣。

《楚均田議》

「楚疆遼逖,度一邑地,可當東南一大郡。當天下初定, 井廬寥闊,原野荒穢,故《經界》靡及焉。計今闢地,十倍 蓯於國初,而籍額歲縮。德靖以來,遞削至數十萬。夫 土無盈虛,避新闢之稅,匿已定之由,此大不均者一。 鄂州中廬、沙羨、常武、南交麋、蘄之間,皆諸侯王封國 也。分茅之始,錫以土疆,其籍藏於內府,有司不得窺」 虞芮之田,往往沒入其國,比於湯沐,食邑不可勝數, 皆各為私奉養焉,不關於天下之經費,此大不均者。 二楚故饒湖利,而滄請幫助識別此字。「徙易靡常,昔為沮洳,今稱沃 衍者,不啻萬萬,荊、郢尤甚。大姓與游民強有力者據 之,計畝歲入數鐘,專其厚積,坐攫齊民。食亡租稅,而 苦積逋者,曾不得以塗足而收半穗。彼獨非王土哉? 而吏不敢問。如河南、南陽,此大不均者。三屯非獨楚 有也,而楚之屯非昔之屯矣。按制,每軍給屯五十畝 有奇,今屯浮者什伯其」額。此非獨依山濱水之地,耕 新墾遺也,蓋亦占射焉。夫屯軍不能世其業,輒質之 民,民利其賦薄無他役,即以己所有之民田更籍為 軍,歷數十傳,不可窮竟,所謂「民竄於屯,屯竄於民」者, 非耶?此大不均者四。先是,山澤之羨,率棄不理,今則 皋隰原阪,耕者鱗集,甚至叢菁幽蓽,人力所不能通 者,亦皆累累象耕鳥耘,稱常稔焉。乃聽其封殖自利 幾世幾年,不問所收,此大不均者五。五者,弊也,而非 所以弊也。其失在庸有司與舞文之吏,不軌之民,曰 飛詭,曰影射,曰懸虛,曰那移,曰隱沒,曰兼併,其奸狀 若蝟毛,務欺謾以逃其課。以故富者連阡陌而嫁稅 於貧,貧者或不厭糠秕而代富人輸,此大不均者六。 故曰:今日田賦之當均,未有甚於楚者也。請即一二 所目睹者,商之兼併濫冒詔旨嘗懲之,而今偷玩繩 約,狃習故智者何眾也?楚諸侯王誠賢,顧貴倨,不習 外事,閹監取累代圉奪者以為故籍,而豪氓巨隸,挾 高貲以相夸詡,不可殫記。彼單門孱戶,僅僅以身守 世業者,百無一焉。豈惟違兩觀之束,偪有司之權,將 漫漶恩澤之謂何矣。宜令憲使者明敕條章,無論士 若民,按一切匿產、亂籍、隱畝、避役之罰,廉其尤者下 之吏,以顯示天子旨。夫然後倣限田、均田之議,以稍 品節之法,庶幾可守哉。墾荒招流,詔旨嘗督之,而今 草莽封盈,戶口銷亡者何眾也。攷之令甲,荒閒以業 貧民,占籍以「附流徙,畸零以寄寒細,良規美政。邇來 里社漸縮於舊,占籍畸零百不存一,而墾田之數率 皆便文以罔上,則勸罰之未明,而招徠之未至也。夫 荒閒易闢而不易守,亡徙易還而不易安。鏄銍未施, 有司已履畝而稅之;煬突未黔,有司已按籍而驅之。 民是以憚於歸耕,而溺於偷惰。有田卒汙萊耳。宜」嚴 飭所司,嚴「偽增」之罰科,重「開疆」之勸格。土曠矣,召佃 以廣其來;召佃矣,免租以固其存;免租矣,弛役以優 其力。則歸耕之民纍纍而至,而地方有不盡者否也?

《成周鄉遂土田居民之數》

人動物也,非役役於善,即役役於不善。吉人為善,勤 勞而不知;凶人為不善,勤勞亦不知為之。皆出於其 中心以志帥氣故也,民可使由之。聖王之政,不過率 之以勤勞於善而已。勤勞則淫僻無自生變,故不能 怵;偷惰則善心無自生變,故不能支。故《周禮》設官,「居 家則有比、閭、族、黨、州、鄉、鄰、里、酇、鄙、縣、遂」,以施教化;在 「野則為井邑、丘甸、縣都,通成終同,以相什伯。」大司馬 所握之六軍,內以役於王都,更休而不竭;外以制於 四方,調遣而有餘。是故月朔孟月,習之於俎豆禮樂, 使其優游於儀文度數之間,而密消其粗悍暴厲之 氣。「三時靡不力田,趨其耕耨,行其秩敘,使無有無事 而食之人。歲時簡其兵器以為備,四」仲教之師田以 為用,而常時則率之以朝覲、會同、征伐、追胥,使之常 閑於行役而不以為難,安於勞苦而不以為病,是故 姦慝禍亂而不作,刑罰兵革而不用也。雖然,晁錯有 言:「人情莫不欲逸,三王節其力而不盡。」豈周之民終 歲勤動而不得息者耶?愚嘗合周制土田居民之數 而得其說矣。故以王畿千里居民之數計之,為田一 千六百同,每同除山澤、邑居、溝渠、道路等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