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3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公問箕鄭曰:「救餓奈何?」對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 信名則群臣守職,善惡不踰,百事不怠;信事則不失 天時,百姓不踰信義則近親勸勉,而遠者歸之矣。」

越絕書

《計倪內經》

《計倪》曰:「太陰三歲處金則穰,三歲處水則毀,三歲處 木則康,三歲處火則旱。故散有時積,糴有時領,則決 萬物不過三歲而發矣。以智論之,以決斷之,以道佐 之,斷長續短,一歲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則資 車,旱則資舟,物之理也。天下六歲一穰,六歲一康,凡 十二歲一饑,是以民相離也,故聖人早知天地之反」, 為之預備。故湯之時,比七年旱而民不饑;禹之時,比 九年水而民不流。

《計倪》曰:「糴石二十則傷農,九十則病末,農傷則草木 不辟,末病則貨不出。故糴高不過八十,下不過三十, 農末俱利矣。」

賈誼新書

《憂民》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九年而餘三年 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八年,湯旱七 年,甚也。野無青草,而民無饑色,道無乞人,歲復之後, 猶禁陳耕。古之為天下,誠有具也。王者之法,國無九 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 曰國非其國也。今漢興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 「寡也。陛下不省邪?未獲耳。富人不貸,貧民且饑,天時 不收,請賣宅鬻子」,既或聞耳。「曩頃不雨,令人寒心。一 雨爾,慮若更生,天下無蓄若此,甚極也。其在王法謂 之何?必須困至乃慮,窮至乃圖,不亦晚乎!」竊伏念之, 愈使人悲。然則所謂國無人者,何謂也?有天下而欲 其安者,豈欺陛下者哉?上弗自憂,將「以誰偷?五歲小 康,十歲一凶,三十歲而一大康」,蓋曰大數。自人人相 食,至於今若干年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 下何以相救?卒然邊境有數十萬眾聚,天下將何以 饋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溝壑,剽盜攻擊者興繼而起, 中國失救,外敵必駭,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 人,未必此省為人上弗自省憂,然事困,乃驚而督下, 曰:「此天也,可奈何?事既無,如憂之何!及方今始秋時, 可善為陛下少間,可使臣從丞相御史計之。」臣議詔 所自用,秩二千石。上雖幸使誼計勿厚疏,殆無傷也, 有時矣。

鹽鐵論

《力耕》

大夫曰:「王者塞天財,禁關市,執準守時,以輕重御民。 豐年歲登則儲積以備乏絕,凶年惡歲則行幣物,流 有餘而調不足也。昔禹水湯旱,百姓匱乏,或相假以 接衣食。禹以歷山之金,湯以嚴山之銅,鑄幣以贈其 民,而天下稱仁。往者,財用不足,戰士或不得祿,而山 東被災。齊、趙大饑,賴均輸之蓄,倉廩之積,戰士以奉, 饑民以賑。故均輸之物,府庫之財,非所以賈萬民而 專奉兵師之用,亦所以賑困乏而備水旱之災也。」 文學曰:「古者什一而稅,澤梁以時入而無禁,黎民咸 被南畝而不失其務,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 耕有三年之蓄,此禹湯所以備水旱而安百姓也。草 萊不闢,田疇不治,雖擅山海之財,通百」味之利,猶不 能贍也。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趣時而 衣食足,雖累凶年而人不病也。故衣食者,民之本,稼 穡者民之務也,二者修則國富而民安也。《詩》云:「百室 盈止,婦子寧止」也。

梁劉勰新論

《貴農》

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民恃衣食,猶魚之 須水;國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魚無水則不可以生,人 失足必不可以步,國失民亦不可以治。先王知其如 此而給民衣食,故《農祥旦正晨集》。訾,陽氣憤盈,土 木脈發,天子親耕於東郊,后妃躬桑於北郊。國非無 良農也,而王者親耕;世非無蠶妾也,而后妃躬桑。上 可以供宗廟,下可以勸兆民。《神農之法》曰:「丈夫丁壯 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 受其寒者。」故天子親耕,后妃親織,以為天下先。是以 其耕不強者,無以養其生;其織不力者無以蓋其形; 衣食饒足,奸邪不生,安樂無事,天下和平,智者無所 施其策,勇者無以行其威。故衣食為民之本,而工巧 為其末也。是以雕文刻鏤傷於農事,錦繢綦組害於 女工。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工害則寒之源也。饑寒 並至,而欲禁人為盜,是揚火而欲無炎,撓水而望其 靜,不可得也。衣食足,知榮辱,倉廩實,知禮節。故建國 者必務田蠶之實,棄美麗之華,以穀帛為珍寶,比珠 玉於糞土。何者?珠玉止於虛玩,而穀帛有實用也。假 使天下瓦礫悉化為和璞,砂石皆變為隋珠,如值水 旱之歲,瓊粒之年,則璧不可以禦寒,珠未可以充饑 也。雖有奪日之鑑,代月之光,終於無用也。何異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