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6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言,不可謂暇。請攝飲焉』。公許之。使行人執榼承飲,造 于子重。子重曰:『夫子嘗與吾言于楚,必是故也,不亦 識乎』』。」受而飲之。免使者而復鼓。

秋,子叔聲伯使叔孫豹請逆于晉師,為食于鄭郊。師 逆以至,聲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而後食。 《襄公二十八年》「冬,叔孫穆子食慶封氾祭,穆子不說, 使工為之誦《茅鴟》」,亦不知。

三十年春,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 長矣,無子,而往與于食。

昭公元年夏,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于潁對曰:「吾儕 偷食,朝不謀夕,何其長也。」

二十年秋,宋華、向之亂,公子城適晉。華亥與其妻必 盥而食所質公子者而後食。公與夫人每日必適華 氏,食公子而後歸。

《禮記·玉藻》:「孔子食于季氏,不辭,不食肉而飧。」為客 之禮,將食必興,辭,食則先胾,次殽至肩,乃飽而飧。孔 子既不辭,又不食肉,乃獨澆飯而為飧之禮,蓋以季 氏之饋非禮故也。

《雜記》孔子曰:「吾食于少施氏而飽,少施氏食我以禮。 吾祭,作而辭曰:『疏食不足祭也』。吾飧,作而辭曰:『疏食 也,不敢以傷吾子』。」飧,以飲澆飯也。《禮》:食竟更作三 飧,以助飽。「實不敢以傷吾子」者,言麤疏之飯,不可強 食,以致傷害也。

《說苑》:魯有儉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鉶之器, 以進孔子。孔子受之,歡然而悅,如受大牢之饋。弟子 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 子曰:「吾聞好諫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親。吾非以饌 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親也。」

《家語》:「孔子厄于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齎貨 竊犯圍而出,告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

《韓子外儲說》:季孫相魯,子路為郈令。魯以五月起眾 為長溝。當此之為,子路以其私秩粟為漿飯,要作溝 者于五父之衢而餐之。孔子聞之,使子貢往覆其飯, 擊毀其器,曰:「魯君有民,子奚為乃餐之?」子路怫然怒, 攘肱而入請曰:「夫子疾由之為仁義乎?所學于夫子 者,仁義也。仁義者,與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今以由之秩粟而餐民,何也?」孔子曰:「由之野也,吾以 女知之,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禮也。女之餐 之,為愛之也。夫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內,大夫愛 官職,士愛其家,過其所愛曰侵。今魯君有民,而子擅 愛之,是子侵也,不亦誣乎?」言未卒,而季孫使者至,讓 曰:「肥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令弟子令徒役而餐之,將 奪肥民耶?」孔子駕而去魯。

《韓詩外傳》:子夏過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為公 費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費,飲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 樂,鐘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問三樂。」曾子曰:「有 親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遺,此一樂也;有親可諫,有 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樂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 三樂也。」子夏曰:「敢問三費。」曾子曰:「少而學,長而忘,此 一費也;事君有功而輕負之,此二費也;久交友而中 絕之,此三費也。」子夏曰:「善哉!謹身事一言愈於終身 之誦,而事一士愈於治萬民之功。夫人不可以不知 也。吾嘗鹵焉,吾田期歲不收,土莫不然,何況於人乎?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夫實之與 實,如膠如漆;虛之與虛,如薄冰之見」晝日。君子可不 留意哉。《詩》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家語》:「子路南遊于楚,列鼎而食。」

子路為蒲宰,為水備,與其民修溝瀆。以民之勞煩苦 也,人與之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 路忿不悅,往見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 故與民修溝洫以禦之。而民多匱餓者,是以簞食壺 漿而與之。」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 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為餓 也,何不白于君,發倉廩以賑之,而私以肉食饋之?是 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則可,不則 汝之見罪必矣。」

《國語》:梗陽人有獄,將不勝,請納賂于魏獻子,獻子將 許之。閻沒謂叔寬曰:「與子諫乎?吾主以不賄聞于諸 侯,今以梗陽之賄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獻子將 食,問誰在庭,曰:「閻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 嘆。既飽,獻子問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憂』。吾子 一食之間而三嘆,何也?」同辭對曰:「吾小人也,貪饋之 始至,懼其不足,故嘆中食而自咎也。曰:『豈主之食而 有不足,是以再嘆;主之既食,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 之心屬厭而已,是以三嘆』。」獻子曰:「善。」乃辭梗陽人。 《左傳》哀公十一年夏,陳轅頗出奔鄭。初,轅頗為司徒, 賦封田以嫁公女,有餘以為己大器,國人逐之,故出。 道渴,其族轅咺進稻醴、粱糗、腵脯焉。喜曰:「何其給也?」 對曰:「器成而具。」曰:「何不吾諫?」對曰:「懼先行。」

《孔叢子儒服篇》:「陳尫性多穢訾,每得酒食,必先撥捐 之,然後乃食。子高告之曰:『子無然也,似有態者。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