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6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及二百萬疋,慶曆中乃至三百萬疋。自爾時及今二 十年,但聞比校督責,不聞有所寬減也。如此浚取,天 下豈復有遺利?自古有國者,貨利之入無若是之多, 其費用亦無若是之廣也。昔唐室自天寶」之亂、肅、代 之後,國力大窘,禁軍之餉,畿甸百姓至挼穗以供兵 食,登都城門以望四方貢奉之至,可謂危蹙也。然患 難平則兵有時而解,兵解則民力紓矣。今中外諸軍, 坐而衣食,無有解期,天下困敝已如此,而上下恬然, 不圖營救。寶元、康定中,夏戎阻命,西師在野,既聚軍 馬,即須入中糧草,在京支「還交抄銀錢物帛,一歲約 支一千餘貫以上,三司無以計置,即須內帑供給。慶 曆二年、三年,連年支撥內庫銀紬絹,只此兩次六百 萬疋兩,三司以補不足,尋即支盡。西事已定,二紀於 茲,中間亦不聞有所處置者。邦家不幸,大變仍臻,頒 賚之餘,府庫虛匱,宿藏舊積,蓋無餘幾。萬一因之以 饑饉,加之以寇戎,臣恐智者難以善於後矣。夫苟且 者臣下及身之謀,遠慮者陛下家國之計,茲事體大, 在陛下,所憂,無先於此。財計之任,雖三司之職,日生 煩務,常程計度,簿書期會,則在有司。至於議有繫於 軍國之體,事有關於安危之機,其根本在於中書、樞 密院,非有司可得預也。今夫賦斂必降敕,支給必降 宣」,是祖宗規摹二府,共司邦計之出入也。今欲保大 豐財,安民固本,當自中書、樞密院同心協力,修明真 宗已前舊典,先由兵籍減省,以次舉其為敝之大,若 宗室之制,官人之法,諸生事造端非簡便者,裁而正 之。至於微末細故,於國計盈虛不足為損益,屬之有 司可矣。提其綱則眾目張,澄其「源則下流清。」《易》曰:「窮 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又曰:「變而通之以盡利。」《節》卦之 辭曰:「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故傷財害民之事,當 為制度以節之爾。若但遵常守故,齪齪細文,避猜嫌, 顧形跡,恤浮議而廢遠圖,忽人謀而徼天幸,日月逝 矣,歲不我與,後雖噬臍,何嗟及矣!臣服在近列,荷恩 三朝,竊見時事「日以迫急,不勝憂憤,輒罄狂瞽。惟陛 下留神省察。」

《去冗》
蔡襄

「治天下者如治家。凡民之家,隨其富貧,視其族屬幾 何,一歲之費幾何,賓客之資,公上之須,復用幾何?度 其家之所入,然後量力而出之,如是乃可以為家計 也。不如是,其家無以自給,則族屬不得自少不知也。 樞府不知財用,日月添兵,而財用有無不知也。三司 使,守藏吏也,歲了一歲,便為辦事,不幸有邊境之急, 必取於民,譬之家計,是不度所入,不量所出,國不富 實,陛下未得高枕而優游,臣故謂兵為大,其次又有 官冗。今且以轉官一事言之,太祖、太宗朝,仕宦者或 有功勞,或有民譽,則拔任其人,人莫不勸,然以孤遠 守常之人湮沈不遷者有之。真宗設三年磨勘之法, 然後孤遠守常之人與夫權要圖進之士無異也。日 月既久,漸以成俗,雖有長材異能出眾人者,有小過 累,未可遷也。但能飲食言語,於人無忤者,數月必遷。」 此三年一遷之法,今為大弊也。祖宗時,卿、監、郎中無 十數人,觀今班簿姓名可見也。天下州軍三百餘處, 合入知州軍,凡軍幾何人,局少員多,每至除待闕,須 一二年。通判、知縣之「類,率皆如此。真宗時,選入磨勘, 有遷京官者,有不遷者。仁宗時,但無過咎,無不轉官。 官冗如此,豈有不思其變更之術也哉?去冗百端,此 二者最大。願陛下熟思之,漸求消冗之說。」

《經費議》
曾鞏

臣聞古者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使有九年之蓄,而 制國用者必於歲杪。蓋量入而為出,國之所不可。儉 者,祭祀也,然不過數之仂,則先王養財之意可知矣。 蓋用之有節,則天下雖貧,其富易致也。漢、唐之始,天 下之用嘗屈矣,文帝、太宗能用財有節,故公私有餘, 所謂天下雖貧,其富易致也。用之無節,則天下雖富, 其貧亦易致也。漢、唐之盛時,天下之用嘗裕矣,武帝、 明皇不能節其制度,故私耗竭,所謂「天下雖富其貧 亦易致」也。宋興,承五代之弊,六聖相繼,與民休息,故 生齒既庶而財用有餘。且以景德、皇祐、治平校之,景 戶七百三十萬,墾田一百七十萬頃;皇祐戶一千九 十萬,墾田二百二十五萬頃;治平戶「一千二百九十 萬,墾田四百三十萬頃。」天下歲入,《皇祐》《治平》皆一億 萬以上,歲費亦一億萬以上;《景德》官一萬餘員,《皇祐》 二萬餘員,治平并幕職、州縣官三千三百餘,其總三 萬四千員。《景德》郊費六百萬,《皇祐》一千二百萬,《治平》 一千三十萬。以二百校之,官之眾一倍於景德;郊之 費亦一倍於景德。官「之數不同如此,則皇祐、治平用 財之端多於《景德》也。誠詔有司按尋載籍而講求其 故,使官之數,入者之多門,可攷而知;郊之費,用財之 多端,可考而知,然後合議其可罷者罷之,可損者損 之,使天下之人如皇祐、治平之盛,而天下之用官之 數、郊之費,皆同於《景德》,二者所省者蓋半矣。則又以 類而」推之,天下之費,有約於舊而浮於今者,有約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