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6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乃絕其轉輸矣

味過于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大骨腰高之骨,腎之府也。過食鹹則傷腎,故骨氣勞傷。水邪盛則侮土,故肌肉短縮。水上凌心,故心氣抑鬱也。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於甘,則土氣實矣。土實則心氣不能傳之於子,故喘滿也。腎主水,其色黑,土亢則傷腎,故色黑而腎氣不平。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陽明絡屬心,子母之氣相通也。五味入胃,苦先入心,味過于苦,則母氣盛而胃氣強,胃強則與脾陰相絕矣。脾不為胃轉輸其津液,而脾氣不濡矣。脾不轉輸,故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㢮,精神乃央。

沮,遏抑也。㢮,懈㢮也。金氣偏盛,則肝氣受傷,故筋脈㢮懈也。「央」 ,「殃」 同。辛,甚則燥,津液不能相成,而精神乃受其殃也。

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 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腎主藏精而主骨。肝主藏血而主筋。夫風客。氣,則邪傷肝而精乃亡,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而腠理以密,是陽氣生於陰精,而為陰之外衛,故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知陰陽外內之道,無煩勞以傷其陽,節五味以養其陰,謹能調養如法,則陰陽和平,而長有天命矣。

《六節藏象論》

「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 不可勝極。

草者,五穀五菜,概及果木而言也。蓋天三生木,故先言草木而及於昆蟲萬物也。「草生五色者,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色為黑,其化為肅」 ,物極而象變,不可勝視也。草生五味者,其味為酸,其味為苦,其味為甘,其味為辛,其味為鹹。以草生之五味,而及於五菜、五穀、五果、五畜之美。不可勝極也。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言人之嗜欲不同,而五味各歸所喜,如苦先入心,酸先入肝,五氣入鼻,藏於心肝,五味入口,以養五氣,故「各有所通也。」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 ,臊焦香腥腐也。在天為氣,故食人以五氣。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食人以五味也。

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天位居高,而包乎地之外,故五氣從外竅而內入於心肺,心肺居上為陽也,心榮色而華於面,故使五色修明,肺主聲,故「音聲能彰也。」

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地位居下而處乎天之內,故五味藏於腸胃,以養五藏之氣,氣得味養,則陰陽和而相生矣。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氣和津成,而五藏之神乃自生矣。濟公曰:神氣為陽,故曰生;津液為陰,故曰成。

《五藏生成篇》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心主血脈,故合於脈。《經》云:「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 心之華在面,故其榮在色。

其主腎也。

「五藏合五行,各有相生相制,制則生化。」 心主火而受制於腎水,是腎乃心藏生化之主,故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肺主氣,氣主表,故合於皮。《傷寒論》曰:「寸口脈緩而遲」 ,緩則陽氣長,其聲商,毛髮長,毛附於皮,氣長則毛榮。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髓生肝,肝生筋,故所合在筋。爪乃筋之餘,故其榮在爪。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

脾主中央土。乃倉廩之官。主運化水穀之精。以生養肌肉。故合肉。脾開竅於口。故榮在脣。

腎之合骨也,其榮髮也,其主脾也。

「腎藏精而主髓,故所合在骨;髮乃精血之餘,故其榮在髮。」 《五運行論》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此天乙生水,而五藏之相生也。」 《六微旨論》云:「帝曰: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相火之下,水氣治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