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2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矣 。鄭鍔曰:「先王為度之意,正以量長短,然慮後世度苟不存,則欲制作者將無所攷,故廣為之制以存之。有黃鍾之長以為之度,則其度起於九寸;有璧羨之長以為之度,則其度數起於一尺。自九寸而積之,所謂律呂以作樂者有所攷;自一尺而廣之,所謂器用以行禮者有所攷。樂之數必起於九,以九者陽數,而」 樂由陽來;禮之數必起於十;以十者陰數,而禮由陰作 。王氏曰:「度之在樂,則起於黃鍾之長;在禮,則起於璧羨。先王以為度之不存,禮樂之文熄,故作此使天下後世有攷 。」 劉執中曰:「度起於黃鍾之長,權起於積黍之重;又為羨璧,則尺寸不可移矣。又文鉏琮,則權衡不可欺矣。則五量不言,其制已辨」 也。

《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斂尸。

賈氏曰:此六玉兩頭皆有孔,又於兩孔之間為溝渠,於溝之兩畔稍高為眉瑑,故云「以組穿聯之。」 王氏曰:「六物皆為渠眉,璧琮又疏焉 。」 鄭康成曰:「斂尸於大斂,加之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蓋取象方明神之也。」 疏:「璧琮者,通於天地 。」 賈氏曰:「圭在左」 己下,皆約《大宗伯》「青圭、禮東方」 等文,以尸南首而置此六玉。《宗伯》「璧禮天,琮禮地。」 今此璧在背在下,琮在腹在上者,以背為陽,腹為陰也 。劉氏曰:「王者之孝,莫大於嚴父配天,故其斂也,以禮天地。四方之玉器為之。」

穀圭以和難,以聘女。

鄭康成曰:「穀圭,亦王使之瑞節 。」 《易氏》曰:「穀,善也。若天子遣人和諸侯之難,及遣人聘女於諸侯,皆以穀圭行之,可以釋諸侯之怨惡,可以圖諸侯之交好,所謂善者取此 。」 鄭鍔曰:「圭之長七寸,而為文如穀粟者,名曰穀圭,蓋與穀之文同也。穀粟之為物,充實而能養人,王者於諸侯,欲使之協比而已,苟有難焉,不相協」 和,則遣使執穀圭以和之,欲使之信實相與,且安其生生之福,故曰「以和難。」 昏禮有六,其五用鴈,獨納徵不用鴈,以其束帛可執,故納幣用元纁。天子加以穀圭,欲其信實相親,且以生生而不絕,故曰「以聘女 。」 鄭康成曰:「難,仇讎。」 和之者,若《春秋》「宣公及齊侯平莒及郯,晉侯使瑕嘉平戎於王。」

《琬圭》「以治德,以結好。」

鄭康成曰:「琬圭,亦王使之瑞節 陳用之。」 《玉人解》曰:「琬圭圓其銳,使宛而不剡;琰圭銳其末,使剡而不宛 。」 鄭鍔曰:「圭長九寸,不銳而圓者,名曰琬圭。琬猶圓也。圭之形皆銳其上,以表其用之利,此則圓之。凡物尖則逆,圓則順,故不銳而圓者,所以見柔仁而無所不順之意。惟其仁柔而順,故諸侯於德有所不順者,則執」 此以治之,使去凶德而修其吉德。諸侯於好有所未講者,則執此以結之,使之去讎怨而結其和好。欲其仁柔婉順,歡愛相從也。

黃氏曰:「凡諸侯之有其善德者,天子遣人以琬。」

圭,旌表之。及諸侯使其臣來聘,亦執此以命事。《行人》言時聘,以結諸侯之好是也 。《易氏》曰:「交好本於執德之不回,故治德為大,結好次之 。」 鄭鍔曰:「此謂之治德,玉人謂之象德。蓋中和柔仁者,德之體,故圓其圭以象之。自其制作而言,故玉人謂之象。典瑞則自王遣使而言,故謂之治。」

琰圭以易行,以除慝。

鄭康成曰:「琰圭亦王使之瑞節 。」 鄭鍔曰:「司農謂琰圭有鋒芒,傷害征伐誅討之象。」 然攷玉人之制,未嘗有鋒芒,故《禮圖》謂「鋒芒之言,有違判規之義」 ,皆經取法。惟得圭名琰圭,亦九寸,玉人謂之判圭,判者半,凡圭皆琰其上,寸半而已。此則琰其半,以上又半為瑑飾之文。其半規以象仁,其半琰以象義,仁義各居其半,「而不純乎用兵。諸侯所行有不善,執此以貴誚之,使之改易焉。治民之政有慝惡,執此以戒諭之,使之除去焉。《行人》謂殷頫以除邦國之慝。」 此除慝者,謂殷頫之所執。蓋諸侯政慝未至於可誅,故責之使改行。除惡,所謂愛之以仁,必有誚責之辭,所謂「責之以義 。」 黃氏曰:「《易》行其惡未著,使遷善慝,則其」 惡成矣。除惡蠲其罪 。林氏曰:「圜而宛之仁,故以治德以結好;剡而有鋒義,故以易行以除慝 。」 黃氏曰:「時聘無非結好,使者執瑑圭、璋、璧、琮以行禮,又執琬圭;褒賞有德亦執之。殷頫無非除慝,使者亦執瑑圭、璋、璧、琮以行權,又執琰圭焉。戒敕過行亦如之。是則聘頫禮同而事異,故以《宛》著其義。」

大祭祀、大旅,凡賓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

鄭康成曰:「玉器謂四圭、祼圭之屬 。」 鄭鍔曰:「大祭祀天地宗廟之祭。大旅,旅上帝及四望賓客所用者,祼圭也。祭祀所用者,四圭、兩圭之類,《典瑞》共其器,又奉承以往也。」

大喪,共飯玉、含玉、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