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8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大將軍上事,謂可從也。」帝告下曰:「若亡于賊難,求索

理絕者,皆依東關故事,行喪三年而除,不得從未葬 之例也。唯親生離,吉凶未定,心憂居素,出自人情。如 此者,非官制所裁。」普下奉行。中郎李幹,自上父母分 迸,不知所在,今妻亡不婚,吉事不接。丞相王導上幹 情事難奪,可更選代。詔曰:「前敦、循所為,唯聞哀不得 奔者,作制如李幹比,竟未決之。宜急議定。」荀組表曰: 「有六親相失及不知父母沒地者,以未指得死亡之 間,沒地處所,情慮無異。然以未審指的,希萬一之存, 未忍舉哀,則有終身之戚,不涉吉事。或惟一身承一 宗之重,傳祖考遺體,無心婚娶,遂令宗嗣絕滅于一 人,又犯不孝莫大無後之罪,此實難處。然臣猶謂此 非聖人不以死傷生之教也。西路粗通,義無音問,殯 可知矣,但不了死地耳。如此之徒,宜以王法斷之。令 舉哀制服勤三年,凶不過三年,此近亡于禮者之禮 也。」詔曰:「組所陳,不知父母存亡者令行服,此于有情, 其尚有疑。然要當詳議此理,令可經通,不得以難安 隱而直爾置之。皆一代事,理道所宜先明。」《杜夷議》曰: 「荀組雖慮宗嗣永絕,魂靈餒而莫祀,亦何可不念父 母之或餬口於四方?或已死而不服,視死猶生也;或 未死而服之,視生猶死也。恐視死猶生,賢於視生猶 死也。且又死之與生,非意所度。《春秋》甲戌己丑,陳侯 鮑卒。信則傳信,疑則傳疑。謂此宜疑之,以避不敏。」博 士江泉議:「流迸離隔,便令行喪。按舊事未睹其例。昔 宰咺致賵,《春秋》譏其豫凶事;子路赴衛,仲尼雖知必 死,須使者至而哭之。然則吉凶事大,存亡應審。方今 王道始通,各令尋求之理盡,乃後行喪,於禮未失。」虞 豫議曰:「子當越他境,以求其舟楫所經,人跡所至,可 前而進,見難而退。若山川之險,非身所涉,雖欲沒命, 則孝道不全。宜廢榮利之勢,居憔悴之慼,此慘怛之 行,表德義之所先也。」征西司馬王愆期議:「今雖父子 分乖,存亡不定。昔宋岱與母離隔,吳平,其母尚」存,推 此安可必其無冀乎?故先明授受不廢,謂宜使婚宦 及時也。孫綽議云:「三千之責,莫大於不祀之痛。必俟 河清而婚,或有絕嗣之門矣。」虞譚議曰:「諸失父母者, 疑行服之制,以禮除喪而歸,未奔者無不除之制。若 廢祭絕嗣,皆不可行。宜詳條制,萬代可述。」蔡謨議:「父 子流離,存亡未分,吉凶無問,人道不可終凶,宜制立 權禮。其過盛年之女,可聽許嫁。其男宜尋求,理極道 窮,乃得娉娶。魯文公以大祥之月,納幣于齊,《春秋》善 之,《傳》曰『孝也』。今乖離之子,不廢婚禮,而末俗多有歡 宴之會,致貽譏議,以成疑惑。今慎行之士,莫知所從。 求下禮官考詳,永為典式。」博士環濟議云:「《春秋》之義, 納室養姑,承繼」宗祀,娉納事在可許,仕進須候清平。

太興元年三月愍帝崩問至夏四月禁招魂葬

按《晉書元帝本紀》:「太興元年,春正月戊申朔,臨朝,懸 而不樂。三月癸丑,愍帝崩。問至,帝斬衰居廬。夏四月 戊寅,初禁招魂葬。」

按杜佑《通典》東晉元帝建武二年,袁瓌上《禁招魂葬 表》云:「故尚書僕射曹馥,沒于寇亂,嫡孫引不得葬屍, 招魂殯葬。伏惟聖人制禮,因情作教,故槨周於棺,棺 周於身。然則非身無棺,非棺無槨也。引無喪而葬,招 幽魂氣,於德為愆義,於禮為不物。監軍王崇、太傅司 馬劉洽皆招魂葬,請臺下禁斷。」博士阮放、傅純、張亮 等議,如瓌表。太興元年,詔書下太常詳處,賀循今啟 辭宜如瓌所上,自今以後禁絕,犯者依禮法。荀組非 招魂葬議據亦如前。或引屈原招魂,答曰:「屈原本非 折衷。」或引漢之新野公主,魏之郭循,皆招魂葬,答曰: 「末代所行,豈禮也?」又引《周易》載鬼以為證,答曰:「此可 以定有神,未足以通招魂也。」或引喬「山有黃帝之冢, 是葬神也?」答曰:「時人思帝,葬其衣冠,非葬神也。」治中 王裳同組意,裳引墓中靈座為證,以形神本相依而 設座,不謂靈可藏也。今無形可依,則當唯存于廟爾。 組子弈附組意云:「夫葬既下柩,將闔戶還,迎神反虞, 則墓中之座,無神可知。」干寶駮《招魂葬議》云:「時有招 魂葬。」考之經傳,則無「聞焉。近太傅公既屬寇亂,屍柩 不反。時弈議招魂葬東海國學官。今魯國周生以為 宜爾。」盛陳其議,皆多無證實。以為「人死神浮歸天,形 沉歸地,故為宗廟以賓其神,衣衾以表其形,棺周于 衣,槨周于棺。今失形于彼,穿塚于此,知亡者不可以 假存,而無者獨可以偽有哉?未若之遭禍之地,備迎 神之禮,宗廟以安之,哀敬以盡之。」周生議云:「魂堂几 筵,設于窆寢。豈唯斂屍,亦以迎神也。」答者曰:「古人有 言:夫禮者,其事可陳也,其義難知也,是以君子重于 義禮。夫別嫌明疑,原情得旨者,不亦微乎!故其為制, 有以順鬼神之性,有以達生者之情。然則塚壙之間, 有饋席,本施骸骨,未有為魂神也。若乃釘」魂于棺,閉 神于槨,居浮精于沉魄之域,匿遊氣于壅塞之室,豈 順鬼神之性,而合聖人之意乎?則葬魂之名,亦幾于 逆矣。周生又云:「『昔黃帝體仙登遐,其臣扶微等,斂其 衣冠,殯而葬焉』。則其證也。」答曰:「孔子論黃帝曰:『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