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0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子曰:「歸居於家,有殷事則之君所,朝夕否。」

陳注「殷盛之事」,謂朔望及薦新之奠也。君有此事,則往適君所,朝夕則不往哭。

曰:「君既啟,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孔子曰:「歸哭 而反送君。」

陳注此二節皆對言君親之喪。若臣有父母之喪,既殯而後有君喪,則歸君所。父母喪有殷事則來歸家,朝夕亦恆在君所也。若父母之喪既啟而有君之喪,則亦往哭於君所而反送父母之喪也。下文「君未殯而臣有父母之喪」,亦與「父母之喪未殯而有君喪」互推之。

曰:「君未殯,而臣有父母之喪,則如之何?」孔子曰:「歸殯, 反於君所,有殷事則歸,朝夕否。大夫室老行事;士則 子孫行事。大夫內子有殷事,亦之君所,朝夕否。」

陳注室老,家相之長也。「室老,子孫行事」者,以大夫、士在君所,殷事之時,或朝夕恆在君所,則親喪朝夕之奠有缺,然奠不可廢也。大夫尊,故使室老攝行其事;士卑,則子孫攝也。內子,卿大夫之適妻也。為夫之君,如為舅姑服齊衰,故殷事亦之君所。大全盧氏曰:「人君五日而殯,故可歸殯父母而往殯君也。若臨君殯,則歸哭父母而來殯君,殯君訖乃歸殯父母也。」

《曾子問》曰:「君出疆,以三年之戒,以椑從。君薨,其入如 之何?」孔子曰:「共殯服,則子麻弁絰,疏衰、菲杖,入自闕, 升自西階。如小斂,則子免而從柩,入自門,升自阼階。 君、大夫、士,一節也。」

陳注《曾子問》:「國君以事出疆,必為三年之戒備,恐未得即返也。」於是以親身之棺隨行,慮或死於外也。若死於外,則入之禮如何?孔子言:於時大斂之後,主人從柩而歸,則其國有司供主人殯時所著之服,謂布深衣、苴絰,散帶垂也。此時主人從柩在路,未成服,惟著麻弁絰疏衰而藨屨,菲杖也。麻弁,布弁也。布弁之上加環絰也。柩入之時,毀殯宮門西邊牆而入,其處空缺,故謂之闕,非門闕之闕也。「升自西階」者,以柩從外來,有似賓客,故就客階而升也。如小斂而歸,則子首不麻弁,身不疏衰,惟首著免布,身著布深衣也。「入自門,升自阼階」者,以親未在棺,猶以事生之禮事之也。凡君與大夫及士之卒於外者,其禮皆一等,無異制,故云一節也。

《曾子問》曰:「君之喪既引,聞父母之喪,如之何?」孔子曰: 「遂既封而歸,不俟子。」

陳注遂,遂送君柩也。既窆而歸,下棺即歸也。「不俟子」,不待孝子返而己先返也。

《曾子問》曰:「父母之喪既引,及塗,聞君薨,如之何?」孔子 曰:「遂。既封,改服而往。」

陳注遂,遂送親柩也。既窆之後,改服而往者。《雜記》云:「非從柩與反哭,無免於堩。」此時孝子首著免,乃去免而括髮徒跣布深衣而往,不敢以私喪之服喪君也。

曾子問曰:「『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 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既明,反而后行, 曰:『禮也』。反葬而丘問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 食之,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老聃曰:『諸侯朝 天子,見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見日而行,逮日』』』」 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見星而行者,唯罪人與奔 父母之喪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見星也?且君子 行禮,不以人之親痁患?吾聞諸《老聃》云:

陳注「堩,道也,有變,變常禮乎?且不乎?」不變常禮乎?柩北向而出道右,則道之東也。「聽變」,聽日食之變動也。明,反日光復常也。「舍奠」,晚止舍而設奠於行主也。日食既而星見,昏暗中恐有姦慝也。痁,病也。不可使人之親病於危亡之患也。

《曾子問》曰:「為君使而卒於舍,《禮》曰『公館復,私館不復』。 凡所使之國,有司所授舍,則公館已,何謂私館不復 也?」孔子曰:「善乎問之也!自卿大夫士之家曰私館,公 館與公所為曰公館。公館復,此之謂也。」

陳注復死而招魂復魄也。公館,公家所造之館也。與,及也。「公所為」,謂公所命停客之處,即是卿大夫之館,但有公命,故謂之公館也。一說「公所為」,謂君所作離宮別館也。大全嚴陵方氏曰:「公館之禮宜隆,故復;私館之禮宜殺,故不復也。」

《曾子問》曰:「下殤土周,葬于園,遂輿機而往,塗邇故也。 今墓遠,則其葬也如之何?」

陳注八歲至十一為下殤。土周,堲周也。成人則葬於墓,此葬於園圃之中。輿猶抗也。機者,輿尸之具,木為之,狀如床而無腳,以繩橫直維繫之,抗舉而往堲周之所,棺斂而葬之,塗近故也。《曾子》言:今世禮變,皆棺斂下殤於家,而葬之於墓,則塗遠矣。其葬也如之何?問:既不用輿機,則當用人舉棺以往乎?為當用車載棺而「往乎?」然此謂大夫之下殤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