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1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全汪氏曰:「桓公薨於齊,二十有二日而喪至。昭公薨七月,喪始至,已踰五月而葬之期,故《春秋》詳書日,以誅季氏也。」

而定之即位,乃在是月之戊辰。蓋遲速進退為意,如 所制不得專也。

大全孫氏曰:「定公繼奔亡之後,制在季氏,故昭公之喪,至六日而始得即位。此制在季氏可知也,故書以著其惡。」

以《周書顧命》考之,「成王之崩在四月乙丑,宰臣太保 即於是日,命仲桓、南宮毛俾爰、齊侯、呂伋以二干戈、 虎賁百人,逆王世子釗於南門之外,延入翼室,宅憂 為天下主,不待崇朝而後定也。」

大全呂氏曰:「成王方崩,太保以冢宰命桓、毛二臣,使齊侯呂伋逆太子釗,入自端門,延入翼室,為憂居之宗,示天下不可一日無統也。」

今昭公喪至,在葬期之後,公子宋自壞隤先入,猶未 得立,是知為意如所制,不得以時定,非謂正棺乎兩 楹之間,故定之即位,不可不察也。夫即位,大事也,宗 嗣先定,則變故不生。蓋代君享國而主其祭,宜戚宜 懼。

大全《三國志·魏志》「辛毗女憲英曰: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

一失機會,或萌窺伺之心,至於生變,則為不孝矣。」古 人所以貴於早定國家之本也。今昭公之薨,定公之 即位,《春秋》詳書於策,非為後法,乃見諸行事,為永鑒 耳。

大全張氏曰:「意如親逐其君,既薨暴露七月而後返國,黜適而立不正,至於喪歸君立,乃欲辯區區之禮文而行之,豈非所謂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察乎?《春秋》詳書,以見亂臣擅國,定公不正,三綱淪斁,魯之君臣大本既失,而進退舉錯,尚何禮之足言哉?此所謂為永鑒者也。」 高氏曰:「國不可一日無君,昭公薨至今,統紀之絕若是其久也,故日以謹之。季氏既逐其君,君薨又不即以國君喪禮迎之,今又廢其嫡嗣而專立其弟,宋不擇所處,汙於偽,誘於利。昭公喪至五日而殯,遂自即位,此非受之先君而專受之意如者也。既為意如所立,故不復討意如之罪。」 廬陵李氏曰:「《公》《穀》所謂定君乎國然後即位者,謂諸」侯五日而殯,今以君始死之禮治之,故須殯而後即位也。胡氏之說,得其大指,但所引康王延入翼室之事,則此乃柩前之定位,而非告廟臨群臣之即位也。

《春秋》:「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大全高氏曰:「昭公薨半載餘,始以喪歸,歸及踰月而遽葬,見魯之臣子無恩於先君如此。」

定公四年

《春秋》:「秋七月,劉卷卒。」

即劉蚠也。劉子奉命出盟召陵,死則天王為告同盟,故不具爵。正義曰:畿內之國,不得外交諸侯,必非劉邑之臣來赴,知是天子為告也。天子告臣,略言名、封而已。不言劉子,故書「不具爵。」

《公羊傳》:「劉卷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 以卒?我主之也。」

《劉卷》即上會劉子我主之者,因上王魯文王之張義也。卒者,明主會者當有恩禮也。言劉卷者,主起以大夫卒之,屈於天子也。

《穀梁傳》:「此不卒而卒者,賢之也。寰內諸侯也,非列土 諸侯,此何以卒也?天王崩,為諸侯主也。」

《春秋》,「葬劉文公。」

趙氏曰:劉文公,天子畿內諸侯,列國不當與行交往之禮,今會其葬,非禮也。 高氏曰:「尹氏、王子虎皆不書葬,此書葬,以魯特往會之也。」

《公羊傳》:「外大夫不書葬,此何以書?錄我主也。」

定公十有五年

《春秋》:「夏五月壬申,公薨於高寢。」

高寢,宮名。「不於路寢」,失其所。

《穀梁傳》:「高寢,非正也。」

《春。秋》。「邾子來奔喪。」公羊作邾婁子

大全茅堂胡氏曰:「諸侯為天王服斬衰,崩則奔喪而會其葬。若諸侯或同盟,或同位,或外姻,告終易代,弔賻贈襚固不可緩,而奔其喪,則非禮也。直書於策,失自明矣。」 常山劉氏曰:「當周之衰,天子崩葬,諸侯皆無奔喪會葬之事,而邾、滕反行於強大國,非禮明矣。」

《公羊傳》:其言來奔喪何?奔喪非禮也。

《禮》,「天子崩,諸侯奔喪會葬。諸侯薨,有服者奔喪,無服者會葬邾婁」,與魯無服,故以非禮書。

《穀梁傳》:「喪急,故以奔言之。」

釋曰:奔喪之制,日行百里,故傳言「急」,所以申匍匐之情也。

《春秋》:「秋,七月壬申,姒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