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1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君往弔之何?親與之共治民,恩深義重厚,欲躬見之。

故《禮·雜記》曰:「君弔臣,主人待於門外,見馬首,不哭。君 至,主人先入。君升自阼階,西向哭,主人居中」庭從哭。 或曰:大夫疾,君問之無數;士疾,二問之。而大夫卒,比 葬不食肉,比卒哭不舉樂,士比殯不舉樂。元冠不以 弔者,不以吉服臨人凶,示助哀也。《論語》曰:「羔裘元冠 不以弔」,崩薨三日乃小斂何?奪孝子之恩以漸也。一 日之時,屬纊于口上,以候絕氣;二日之時,尚冀其生; 三日之時,魂氣不還,終不可奈何。故《禮?士喪經》曰:「御 者四人皆坐,持體屬纊,以候絕氣。」《禮》曰:「天子、諸侯,三 日小斂,大夫、士二日小斂。」屬纊于口者,孝子欲生其 親也。人死必沐浴于中霤何?示潔淨反本也。《禮·檀弓》 曰:「死于牖下,沐浴于中霤,飯唅于牖下。小斂于戶內, 大斂于阼階。殯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遠奪 孝子之恩以漸也,所以有飯唅何?緣生食?今死不欲 虛其口,故唅用珠寶物,何也?有益死者形體。故天子 斂以玉,諸侯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貝也。贈襚何謂也? 贈之為言稱也,玩好曰贈;襚之為言遺也,衣被曰襚。 知死者則贈襚,所以助生送死,追恩重終副至意也。 贈賵者何謂也?贈者,助也,所以相佐給不足也。故弔 辭曰:「知生則賻,貨財曰賻,車馬曰賵。」天子七日而殯, 諸侯五日而殯。事有大小,所供者不等。故《王制》曰:「天 子七日而殯,諸侯五日而殯,卿大夫三日而殯。」夏后 氏殯于阼階,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周人殯于西階之 上何?夏后氏教以忠,忠者厚也,曰生吾親也,死亦吾 親也,主人宜在阼。殷人教以敬,曰死者將去,又不敢 容也。故置之兩楹之間,賓主共夾而敬之。周人教以 文,曰死者將去,不可又得,故賓客之也。《檀弓》記曰:夏 后氏殯于阼階,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周人殯于西階。 《稽命徵》曰:「天子舟車殯何?為避水火災也。」故棺在車 上,車在舟中,臣子更執紼,晝夜常百二十二人。紼者, 所以掌持棺也。故《禮》曰:「天子舟車殯,諸侯車殯,大夫 倚塗,士瘞。」尊卑之差也。祖于庭何?盡孝子之恩也。祖 者始也,始載於庭也。乘軸車,辭祖禰,故名為祖載也。 《禮》曰:「祖于庭,葬于墓。」又曰:「適祖升自西階。」所以有棺 槨何?所以掩藏形惡也,不欲令孝子見其毀壞也。棺 之為言貌,所以藏尸,令貌全也。槨之為言廓,所以開 廓闢土,無令迫棺也。《禮?王制》曰:「天子棺槨九重,衣衾 百二十稱于領。」《大度》曰:「公侯五重,衣衾九十稱;士再 重。」《禮》曰:「大夫有大棺三重,衣衾五十稱;士有大棺二 重,衣衾三十稱,單袷備為一稱。」《禮·檀弓》曰:「天子棺四 重,水兕革槨被之,其厚三寸。他棺一,梓棺二,柏棺以 端長六尺。」有虞氏瓦棺,今以木何?虞尚質,故用瓦。夏 后氏益文,故易之以堲周,謂堲木相周,無膠漆之用 也。殷人棺槨有膠漆之用。周人浸文,牆置翣,加巧飾。 喪葬之禮,緣生以事死,生時無死,亦不敢造。太古之 時,穴居野處,衣皮帶革,故死衣之以薪,內藏不飾。中 古之時,有宮室衣服,故衣之幣帛,藏以棺槨,封樹識 表體以象生。夏殷彌文,齊之以器械,至周大文,緣夫 婦生時同室,死同葬之尸。柩者何謂也?尸之為言失 也,陳也,失氣亡神,形體獨陳,柩之為言究也,久矣,不 復章也。《曲禮》曰:「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崩薨別號,至墓 同,何也?時臣子藏其君父,安厝之義貴賤同,葬之為 言,下藏之也。所以入地何?人時於陰含陽光,死始入 地,歸所與也。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何?尊卑 有差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軌必至;諸侯五月而葬,同 會必至,所以慎終重喪也。《禮》曰:「家人奉圖,先君之葬, 君居以中,昭穆為左右,群臣從葬,以貴賤序。合葬者, 所以固夫婦之道也。」故《詩》曰:「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又 《禮·檀弓》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已來,未之有」改也。葬 於城郭外何?死生別處,終始異居。《易》曰:「葬之中野,所 以絕孝子之思慕也。」《傳》曰:「作樂於廟,不聞於墓;哭泣 於墓,不聞於廟。」所以於北方何?就陰也。《檀弓》曰:「孔子 卒,所以受魯君之璜玉,葬魯城北。」又曰:「於邑北,北首」, 三代之達禮也,封樹者所以為識。故《檀弓》曰:「古也,墓 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不識也。」於 是封之崇四尺。《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墳高三仞,樹以 松;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 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

論衡

《薄葬篇》

聖賢之業,皆以薄葬省用為務,然而世尚厚葬,有奢 泰之失者,儒家論不明,墨家議之非故也。墨家之議 右鬼,以為人死輒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故引 杜伯之類以為效驗,儒家不從,以為死人無知,不能 為鬼,然而賻祭備物者,示不負死以觀生也。陸賈依 儒家而說,故其立語不肯明處。劉子政舉薄葬之奏, 務欲省用,不能極論。是以世俗內持狐疑之議,外聞 杜伯之類,又見病且終者,墓中死人來與相見,故遂 信是謂死如生。閔死獨葬,魂孤無副,丘墓閉藏,穀物 乏匱,故作偶人以侍尸柩,多藏食物以歆精魂。積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