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2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喪髻髮成踊,踊必先袒,袒必先免。是袒且免,皆因哀 變常,而未及為服者之所為也。斬衰重矣,故免冠而 肉袒。免冠且肉袒矣,而又被髮衣紾,則以麻約之,較 之五世袒免,則此為甚重。」若具袒衣免冠,以示變常, 則斬衰袒免,其意同也。且免之為免,不止始喪然也。 《喪服小記》曰:「既葬而不報虞,則雖主人皆冠,及虞則 皆免。」又曰:「遠葬者,比反哭者皆冠,及郊而後免。」又曰: 「君弔,雖不當免時也,主人亦免。」凡此三節,皆以冠對。 免而皆免,則取其進而及於重也。葬而成虞也,遠葬 而未及郊,近墓也。已過免時,而君始臨弔也,則皆以 免冠為禮,取始死之節,以重為之也。葬不報虞,葬而 未及墓,若過時而有弔者,自非其君,則皆仍所喪之 冠而不為之免,處之以喪,禮之常也。從是推之,知免 冠之為始死之節也。《喪小記》又曰:「斬衰括髮,以麻免 而布。」蓋父母皆當以麻括髮,而古禮母皆降父,故減 麻用布,示殺於父也。此之謂免,蓋應用而許其不用, 故特言免以明之。若如鄭言以免為免,則居母喪者, 既括髮以麻,而以布為免,遂當以免而加諸齊衰之 上,則是降斬而齊,遽著五世以外輕殺無服之冠,豈 其理乎?至此推說,不通矣。然以免為冠,萬世宗信鄭 氏,予獨不以為安,故著此以待博而不惑者折衷之。

《亡嗣子壙誌》
朱熹

宋朱塾,字受之,其先徽州婺源人。大父諱松,紹興史 官也。父熹,今為鴻慶祠官。母劉氏,聘士勉之之女。塾 於紹興癸酉七月丁酉生,紹熙辛亥正月癸酉卒。娶 潘氏,生二男:長曰鎮,次恩老。四女歸昭接滿,鎮、滿皆 夭。明年十有一月甲申,葬大同北麓,上實天湖,其父 為之志。嗚呼痛哉!

《祭劉恭父樞密文》
前人

「維淳熙五年,歲次戊戌,九月辛酉朔二十日庚寅,從 表弟宣教郎、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朱熹,敢以 清酌庶羞之奠,告于近故建康留守、觀文殿學士彭 城劉公之靈。嗚呼哀哉!天胡付公以瑰奇俊偉之材, 而不并假以耆耋期耄之壽,胡位公以樞機藩屏之 重,而不遂畀以彌綸輔贊之權。使公名若極富貴而 無欲,實則抱憂歎以終天。」此中外志義之士,所以聞 公之薨,皆失聲而相弔。或雖未識公面,而亦不自知 其涕泗之流漣者也。嗚呼哀哉!惟公生有異質,早擢 巍科,退而自保,弗競弗譁,屈首受書,典學于家,內充 其美,外振厥華。暨登王朝,遂掌綸綍,獻納綢繆,訏謨 密勿,忤權觸要,無所回屈。帝眷弗渝,試以郡紱。受鉞 于南,勦頑踣凶。婉孌赤子,撫摩哀恫。禮賢勸學,導和 致豐。報政三年,鄒魯其風。帝曰來歸,本我兵柄。曾不 幾時,咨以大政。公奮其庸,帝虛以聽,張磔宏綱,塞絕 僭令。道直身危,突不暇黔。出臨兩鎮,威燀恩漸。適嬉 于堂,遽哭于苫。恩詔起之,有竦其瞻。公臥弗承,帝悉 其孝。曰究汝哀。來覲來教。公言益切,公守不撓。再撫 于潭,亦顯其效。乃遷建業,民病以饑。公不寢食,起坐 嗟咨。方略既張,惠術四施。曾是流莩,化為充肥。帝嘉 乃勳,加勞進律。倚毗方深,遽告以疾。忠無隱情,諫有 遺筆。帝驚罷朝,悼此良弼。嗚呼哀哉!我以孤童,來託 公家。公不鄙我,勸導有加。公姿鸞鵠,我性麏麚。豈無 異同,卒莫疵瑕。自公進為,議論慷慨。實始斯公,高明 光大。公之知我,亦晚而最。迨其永歸,手札告戒。褒德 撫孤,古昔所難。并以諉我,我其敢安。把書長號,涕隕 闌干。還坐以思,慨其永歎。念昔帝師,為國死義。亞傅 承之,夷險一致。屏山雖隱,亦豈忘世。公襲其傳,克廣 無替。眾咸謂公,當訖外庸。入贊皇極,下釐庶工。登賢 屏姦,復境攘戎。內繼祖考,畢其餘忠。天胡難諶,而止 於此。群邪交慶,眾正心死。矧予之衰,竊究終始。願言 思公,曷其有已。嗚呼哀哉!昔誦《離騷》,舉公觴兮。今拜 以哭,酹公堂兮。私情公義,兩怛傷兮。神靈不昧,尚克 鑒予之衷腸兮。嗚呼哀哉!尚饗。

《又祭劉恭父樞密文》
前人

年月日,具位朱熹,謹遣男埜門人林允中,略具酒肴 之奠,敬奉熹所撰《次先正少傅公神道碑》銘章,槁告 于近故留守觀文樞密彭城劉公靈几之前曰:「在昔 歲秋,公病欲絕,自力為書,來告永訣。上言國家,讎恥 未雪,塚骨易枯,此恨難滅。次念遺阡,豐碑未揭,謂我 銘之,以永前烈。下及諸孤,羈貫在列,謂我教之,它靡」 顧謁。字畫方嚴,詞氣凜冽。是豈死人,而有斯說。三復 悲號,心膂貫徹。聞公是日,三簡并折。拜疏千言,忠憤 是洩。我雖不武,實仰奇節。生既人英,死當鬼傑。又惟 公家,忠孝閥閱。紀德旌功,盍副時哲。公命不亂,曷取 凡劣。諒以孤生,幼罹禍孽。蒙被前恩,欲報罔竭。故略 其愚,以累斯碣。方將涉筆,敘次鋪列。「屬其來西,曠日 引月,迄今乃成,事偉詞拙。遠荐陳之,如聽予決。想像 兩公,感涕摧咽。顧念滯留,塵土羈紲。莫相嗣人,講貫 劘切。以此負公,一飰再噎。頃為迎師,寄此筆舌,比聞 授受,稍契磁鐵。尚其不厭,習久而悅。盡掃童心,罔蹈 非轍。彼齊彼孺,悉藉提挈。卒大公門,緩此憂惙。山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