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6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殊失因心之旨。但子之事父,臣之事君,孝以成志,忠 而順美。竊以兼配之禮,特稟先聖之懷,爰取訓於前 規,遂申情於大孝。《詩》云:「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易》曰: 「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敬尋厥旨,本合斯義。今若遠 摭遺文,近乖成典,拘常不變,守滯莫通,便是臣黜於 君,遽見郊丘之位;下非於上,靡遵弓劍之心。豈所以 申太后哀感之誠,徇皇帝孝思之德。慎終追遠,良謂 非宜,嚴父配天,寧當若是?伏據見行禮,高祖神堯皇 帝、太宗文武聖皇帝今既先配「五祠,理當依舊無改。 高宗天皇大帝齊尊曜魄,等邃含樞,闡二葉之宏基, 開萬代之鴻業,重規疊矩,在功烈而無差;享帝郊天, 豈祀配之有別。請奉《高宗天皇大》帝歷配五祠。」制從 萬頃議。自是郊丘諸祠皆以三祖配。

嗣聖六年。即武后永昌元年敕:「郊祀惟昊天上帝稱天,五帝 皆稱帝。」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杜佑《通典》,永昌元年敕: 「天無二稱,帝是通名。承前諸儒互生同異,乃以五方 之帝亦謂為天。假有經傳互文,終是名實未當,稱號 不別,尊卑相渾。自今郊祀之禮,惟昊天上帝稱天,自 餘五帝皆稱帝。」

嗣聖十二年。即武后天冊萬歲元年加號、改元,合祭天地於南 郊,以周二祖並配,如《乾封禮》。

按《唐書武后本紀》,「天冊萬壽元年九月甲寅,祀南郊, 加號天冊金輪大聖皇帝,大赦,改元。」按《禮樂志》:「古 者祭天於圓丘,在國之南。祭地於澤中之方丘,在國 之北。所以順陰陽,因高下,而事天地,以其類也。」其方 位既別,而其燎壇瘞坎樂舞變數亦皆不同,而後世 有合祭之文。則天天冊萬歲元年,親享南郊,始合祭 天地。

按《舊唐書禮儀志》:「則天革命,天冊萬歲元年,加號為 天冊金輪大聖皇帝,親享南郊,合祭天地。以武氏始 祖周文王追尊為始祖文皇帝,后考應國公追尊為 無上孝明高皇帝亦以二祖同配,如乾封之禮。 嗣聖十九年。」即武后長安二年十一月祀南郊,大赦賜酺三 日。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

景龍三年冬十一月乙丑有事於南郊以皇后為亞獻

按:《唐書中宗本紀》云云。

按《舊唐書禮儀志》:「景龍三年十一月,親祀南郊。初將 定儀注,國子祭酒祝欽明希旨上言,后亦合助祭。遂 奏議曰:『謹按《周禮》,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廟曰享』。又 內司服職:『掌王后之六服,凡祭祀供后之衣服』。又《祭 統》曰:『夫祭也者,必夫婦親之』。據此諸文,即知皇后合 助皇帝祀天神、祭地祇明矣。望請別修助祭儀注」同 進,上令宰相與禮官議詳其事。太常博士唐詔蔣欽 緒建議云:「皇后南郊助祭,於禮不合。但欽明所執,是 祭宗廟禮,非祭天地禮。按漢、魏、晉、宋及後魏、齊、梁、隋 等歷代史籍,興王令主,郊天祀地,代有其禮,史不闕 書,並不見皇后助祭之事。又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 武聖皇帝、高宗天皇大帝南郊祀天」,並無皇后助祭 之禮。尚書右僕射韋巨源又協同欽明之議。上遂以 皇后為亞獻,仍補大臣李嶠等女為齋娘,執籩豆焉。 時十一月十三日乙丑冬至,陰陽人盧雅、侯藝等請 奏促冬至,就十二日甲子以為吉會。時右臺侍御史 唐紹奏曰:「《禮》所以冬至祀圓丘於南郊,夏至祭方澤 於北郊者,以其日行躔次,極於南北之際也。日北極 當晷度循半,日南極當晷度環周。是日一陽交生,為 天地交際之始。故《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即冬至 卦象也。一歲之內,吉莫大焉。甲子但為六旬之首,一 年之內,隔月常遇,既非大會,晷運未周,唯總六甲之 辰,助四時而成歲。今欲避環周以取甲子,是背大吉 而就小吉也。」太史令傅孝忠奏曰:「準《漏經》,南陸北陸, 並曰校一分,若用十二日,即欠一分。未南極即不得 為至。」上曰:「俗諺云:『冬至長於歲』。亦不可改。」竟依紹議, 以十三日乙丑祀圜丘。按《祝欽明傳》,欽明為國子 祭酒。景龍三年,天子將郊,欽明與國子司業郭山惲 陰迎韋后意謬立議曰:「《周官》: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 廟,曰享《大宗伯》曰:「祀大神、祭大祇、享大鬼。」王有故不 預,則攝而薦。追師掌后首服,以待祭祀。內司服掌后 六服,祭祀則供。又《九嬪》:「凡大祭祀,后祼獻則贊瑤爵。」 然則后當助天子祀天神、祭地祇。鄭元稱闕狄后助 王祭群小祀。服小祀尚助,況天地哉!闕狄之上褘,褕 狄三服,皆以助祭,知褘衣助大祀也。王之祭服二,曰: 先王袞冕,先公鷩冕,故后助祭亦以褘衣祭先王,褕 狄祭先公。不言助祭天地,舉此以明彼,反三隅也。《春 秋外傳》:禘郊,天子親射其牛,王后親舂其粢,世婦詔 后之禮事,不專主宗廟。《祭統》曰:「『祭也者,必夫婦親之, 所以備內外之官』。哀公問孔子曰:『冕而親迎,不已重 乎』?答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聖之後,以為天地、宗廟、 社稷主君,何謂已重焉,則知后宜助祭。臣請因經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