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6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事汾陰懈怠者罪勿原。乙酉,習祀后土儀。丁亥,將祀 汾陰,謁啟聖院太宗神御殿、普安院元德皇后聖容。 二月辛酉,祀后土地祇。是夜,月重輪,還奉祇宮,紫氣 四塞。」

「按:《文獻通考》,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丁酉,鑾駕出京師。 二月丙辰,至奉祇宮。戊午,致齋,召近臣登延慶亭,南 望仙掌,北瞰龍門。自宮至睢丘,列植嘉樹,六師環宿 行闕,旌旗帟幕,照耀郊次,眺覽久之。己未,遣入內都 知鄧永遷詣祠,上衣服供具。庚申,群臣宿祠所。辛酉, 具法駕詣睢壇,夾路設燎火,其光如晝,盤道紆屈,周」 以黃麾仗至壇次,服袞冕,登壇,祀后土地祇,備三獻, 奉《天書》於神座之左,以太祖、太宗並配,悉如封禪之 禮。先是,睢上多風,及行禮頓止,黃氣繞壇,月重輪,眾 星不見,惟大角光明。少頃,改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輦 詣廟,設登歌奠獻,省封石匱,遣官分奠諸神。登鄈丘 亭,望河、汾,還行宮,鼓吹振作,紫氣四塞,觀者溢路,民 有扶老攜幼,不遠千里而至者。壬戌,御朝覲壇,肆赦。 是行,塗中屢有甘澍之應,皆夕降晨霽,從官衛兵,無 霑服之患。又農事方興,耕民懽忭相屬。三月,駐蹕西 京。四月,詔睢上后土廟宜上額為「太寧正殿。」

大中祥符七年,詔「天地壇非執事輒臨者斬。」九月,尊 上玉皇聖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七年春正月壬寅,車駕 奉天書發京師。己酉,朝謁太清宮。二月辛酉,至自亳 州。丙寅,詔天地壇非執事輒臨者斬。辛未,饗太廟。壬 申,恭謝天地,大赦天下。九月辛卯,尊上玉皇聖號曰 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天禧元年正月上玉皇大天帝寶冊袞服謝天地於南郊因改祈穀於後辛

按《宋史真宗本紀》,天禧元年正月「辛丑朔,改元,詣玉 清昭應宮薦獻,上玉皇大天帝寶冊袞服。辛亥,謝天 地於南郊,大赦,御天安殿受冊號。」 按《禮志》,天禧元 年十二月,禮儀院言,準畫日,來年正月十七日祈穀 前二日奏告太祖室。緣歲以正月十五日朝拜玉清 昭應宮。景德四年以前,祈穀止用上辛,其後用立春 後辛日,蓋當時未有朝拜宮觀禮。王儉啟云:「近代明 例,不以先郊後春為嫌。又宋武朝,有司奏魏代郊天 值雨,更用後辛,或正月上辛,事有相妨,並許互用。在 於禮典,固亦無嫌。」初,祈穀、大雩,皆親祀上帝,由熙寧 迄靖康,惟有司攝事而已。

天禧三年十一月,祀天地於圜丘。

按《宋史真宗本紀》:「天禧三年十一月已巳,謁景靈宮。 庚午,饗太廟。辛未,祀天地於圜丘,大赦天下。」

乾興元年二月仁宗即位九月告大行皇帝諡於天地詔定遷郊祀配帝

按《宋史仁宗本紀》:乾興元年二月戊午,真宗崩,皇太 子即位,「九月壬申,告大行皇帝諡於天地。」 按《禮志》: 乾興元年真宗崩,詔禮官定遷郊祀配帝,乃請祈穀 及祭神州地祇以太宗配,雩祭及昊天上帝及皇地 祇以太宗配,感生帝以宣祖配,明堂以真宗配,親祀 郊丘以太祖、太宗配。奏可。乾興元年九月,太常丞、 同制禮院謝絳言:「伏睹本院與崇文院檢討官詳定, 以宣祖配感生帝。竊尋宣祖,非受命開統,義或未安。 唐武德初,圜丘、方丘雩祀,並以景帝配;祈穀大饗,並 以元帝配。太宗初,奉高祖配圜丘、明堂北郊,元帝配 感生帝。高宗永徽二年,祀高祖於圜丘,祀太宗於明 堂,兼感生帝作主,又以景帝、元帝稱祖,萬代不遷,停 配以符古義。臣以為景帝厥初受封,為唐始祖,蓋與 宣帝不侔。宣祖於唐,是為元帝之比。唐有天下,裁越 三世,而景、元二祖已停配典。有宋受命,既自太祖,於 今四聖,而宣祖侑祀未停,恐非往典之意。請依永徽 故事,停宣祖配,仍用太宗故事,宗祀真宗於明堂,兼 感生帝作主。」若据鄭氏說,則曰「五帝迭王,王者因所 感別祭,尊於南郊,以祖配之。」今若不用武德、永徽故 事,請以太祖兼配,正符鄭說。詳鄭之意,非受命始封 之祖不得配,故引周后稷「配靈威仰」之義為證。惟太 祖始造基業,躬受符命,配侑感帝,處理甚明。如恐祠 日相妨,當以太宗配祈穀,太祖配雩祀,亦不失尊「嚴 之旨。臣以為宣廟非惟不遷,而迭用配帝,於古為疑。 《禮》:祖有功,宗有德,但非受命之祖,親盡必毀,況配享 乎?」翰林承旨李維等議:「『按《禮·祭法》正義曰:『郊謂夏正 建寅之月,祭感生帝於南郊』。此則崇配之文也』。竊惟 感帝比祈穀,禮秩差輕;宣祖比太祖,功業有異。今以 太祖配祈穀,宣祖配感帝,稱情立文,於禮斯協。」詔從 所定。其祀儀:「皇帝散齋七日,致齋三日。太史設位於 壇上,北方南向,席以槀秸。配帝位於壇上,東方西向, 席以蒲越。」配位,奠幣,作《皇安》之樂,酌獻,作《肅安》之樂, 餘如祈穀祀上帝儀。

仁宗天聖二年詔習郊祀之禮於禁中十一月有事於圜丘

按《宋史仁宗本紀》,天聖二年十一月甲午,加上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