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6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其官,奉《制書》以來告」,然後頒於有司,以謹百事。太常

修其禮,光祿合其物。百工之役,先一日咸至於祠而 考閱焉。御史會公卿有司,執簡而臨之。故其粢盛、牲 牢、酒醴菜果之饌,必實於庖廚;鐘鼓、笙竽、瑟琴戞擊 之樂,簨簴綴兆之數,必具於庭內;樽彝、罍、洗、俎豆、醆 斝之器,必潔於壇堂「之上。奉奠之士,贊禮之童、樂工、 舞師、洎執役而衛者,咸列數其實。設箠撲於堂下,以 修官刑,而群吏莫敢不備物;羅奏牘於几上,以嚴天 憲,而眾官莫敢不盡誠。而祭之日,先升立於西階之 上,以待卒事。其禮之周旋,樂之節奏,必周知之。退而 視其燔柴瘞埋,終之以敬也。」居常則飭四方視貢之 物,以時登於王府。服器之修具,祠宇之繕理,牛羊毛 滌之節,王宮御廩之實,畢備而聽命焉。舊以監察御 史之長居是職。貞元十九年十二月,御史多闕,余班 在三人之下,進而領焉。明年,中山劉禹錫始復舊制。 由禮與敬以臨其人,而官事益理,制令有不宜於時 者,必復於上,革而正之。於是始為記,求於簿書,得是 職者若干人書焉。

《祭法天道賦》
宋·文彥博

稽立言於往典,考至德於明君,承大祭以無忒,法高 穹而有聞。初祀為儀,隨時之義寧爽;蘋蘩致潔,用天 之道爰分。昔者明王,古之君子,著誠將格於祖考,昭 孝遂嚴於禋祀。必防黷祭之失,乃協奉先之美,所以 法乾造以無違,順天時而有紀,外盡物而內盡志。既 表僾然,春曰禘而秋曰嘗,皆符倬彼,禮無違者,神其 「饗之!」順寒暑往來之節,感陰陽代謝之宜。簠簋斯陳, 怵惕於履霜之候;黍稷是薦,齋莊於濡露之時。然則 域中四大,實本於天;禮有《五經》,莫崇乎祭。伊《祭典》之 克舉,與天道而相契。不疏不數,爰遵奉若之規;是享 是宜,蓋得欽崇之制。是知威儀抑抑,夙夜兢兢。將惟 馨而是薦,在無變以為能;感於神明;「舉十倫而寅奉; 行其典禮,循四序以欽承。」故得愉愉之忠是伸,穰穰 之福可納。或宗祀之怠棄,則禍淫而暗合。不然,則何 以歲祈百穀,涓辰日以郊耕。君主五行,體盛衰而祖 臘。則知將制其祭,必本於天。於以表乎思孝,於以示 乎承乾。率神而從,固未彰於純嘏;被袞以象,可同致 於吉蠲。偉乎潔彼踐籩,具其蘊藻。欲恭致於薦享,皆 冥符於穹昊。是則葛伯之為仇,焉知天道。

《祭祀志序》
元·史

禮之有祭祀,其來遠矣。天子者,天地、宗廟、社稷之主, 於郊社禘嘗有事守焉?以其義存乎報本,非有所為 而為之。故其禮貴誠而尚質,務在反本循古,不忘其 初而已。漢承秦弊郊廟之制置,《周禮》不用謀議,巡守 封禪,而方士、祠官之說興。兄弟相繼,共為一代,而統 緒亂。迨其季世,乃合南北二郊為一,雖以唐、宋盛時, 亦莫之正,蓋未有能反其本而求之者。彼籩豆之事, 有司所職,又豈足以盡仁人孝子之心哉?元之《五禮》, 皆以國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諸古,其郊廟之儀,禮官 所考,日益詳慎,而舊禮初未嘗廢,豈亦所謂「不忘其 初」者歟?然自世祖以來,每難於親其事。英宗始有意 親郊,而志弗克遂,久之其禮乃成於文宗。至大間,大 臣議立北郊而中輟,遂廢不講。然武宗親享於廟者 三,英宗親享五,晉王在帝位四年矣,未嘗一廟見。文 宗以後,乃復親享,豈以道、釋禱祠薦禳之盛,竭生民 之力以營寺宇者,前代所未有,有所重則有所輕歟? 或曰:「北陲之俗,敬天而畏鬼,其巫祝每以為能親見 所祭者而知其喜怒,故天子非有察於幽明之故,禮 俗之辨,則未能親格。」豈其然歟?自憲宗祭天日月山, 追崇所生,與太祖並配。世祖所建太廟,皇伯朮赤、察 合帶皆以《家人禮》祔於列室。既而太宗、定宗以世,天 下之君俱不獲廟享,而憲宗亦以不祀,則其因襲之 弊,蓋有非禮官之議所能及者,而況乎不禰所受國 之君,而兄弟共為一世,乃有徵於前代者歟?夫郊廟, 國之大祀也,本原之際,既已如此,則中祀以下,雖有 闊略,無足言者。其天子親遣使致祭者三:曰社稷,曰 先農,曰宣聖。而嶽鎮海瀆使者奉璽書即其處行事, 稱「代祀。」其有司常祀者五:曰社稷,曰宣聖,曰三皇,曰 嶽鎮海瀆,曰風師、雨師。其非通祀者五:曰武成王,曰 古帝王廟,曰周公廟,曰名山大川忠臣義士之祀,曰 功臣之祀,而大臣家廟不與焉。其儀皆禮官所擬,而 議定於中書。日星始祭於司天臺,而回回司天臺遂 以禜星為職事五福,太乙有壇畤,以道流主之。皆所 未詳。凡祭祀之事,其書為《太常集禮》,而《經世大典》之 禮典篇尤備。參以累朝實錄與「六條政類」,序其因革, 錄其成制,作《祭祀志》。

《明郊社宗廟聖廟三禮總敘》
明·章潢

太祖勤民育物,敬共明神,博考經誼,釐正祀典。二丘 始分而中合,四廟先異而後同。明堂肇於周經,我則 郊焉而侑;仁祖太公,遺於漢寢,我則廟焉而祔。宗人 有其舉之,至存佛老之宮,無可考矣,寧缺禘嘗之義? 蓋其酌今古,通幽明,絕地天,和上下。時因而因,或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