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7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祭祀志》:「是年,初營北郊明堂。」

《周禮·考工記》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 鄭元曰:「明堂者,明政教之堂。周度以筵,亦王者相改。周堂高九尺,殷三尺,則夏一尺矣,相參之數也。」 《孝經援神契》曰:「明堂上圓下方,八窗四達。布政之宮,在國之陽。」 《晏子春秋》曰:「明堂之制,下之溫濕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木工不鏤,示民知節也。」 《呂氏春秋》曰:「周明堂,茅茨蒿柱,土階三等,以見儉節也。」 《前志》:武帝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明其制度。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崑崙,以拜禮上帝。於是作明堂汶水上,如帶圖。《新論》曰:「天稱明,故命曰明堂。上圓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風,四達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 《東京賦》曰:「復廟重屋,八達九房。」 薛綜注曰:八達,謂室有八窗也。堂後有九室,所以異於周制也。王隆《漢官篇》曰:「是古者清廟茅屋。」 胡廣曰:「古之清廟,以茅蓋屋,所以示儉也。」 今之明堂,茅蓋之,乃加瓦其上,不忘古也。

明帝永平二年正月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永平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光 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 絇屨以行事。禮畢,登靈臺,使尚書令持節詔驃騎將 軍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以配 五帝。禮備法物,樂和八音,詠祉福,舞功德。其班時令, 敕群后,事畢,升靈臺,望元氣,吹時律,觀物變。群僚藩 輔,宗室子孫,眾郡奉計,百蠻貢職,烏桓、濊貊,咸來助 祭,單于侍子、骨都侯亦皆陪位,斯固聖祖功德之所 致也。朕以闇陋,奉承大業,親執圭璧,恭祀天地。仰惟 先帝,受命中興,撥亂反正,以寧天下,封泰山,建明堂, 立辟雍,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而嗣子無成、康 之質,群臣無呂、旦之謀,盥洗進爵,踧踖惟慚。素性頑 鄙,臨事益懼。故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其令天下 自殊死已下,謀反大逆,皆赦除之。百僚師尹其勉修 厥職,順行時令,敬若昊天,以綏兆人』。」按《祭祀志》,「永 平二年正月辛未,初祀五帝於明堂,光武帝配。五帝 坐位堂上,各處其方。黃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 帝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面。牲各一犢,奏樂如南郊。 卒事,遂升靈臺以望雲物。

章帝建初三年正月宗祀明堂

按《後漢書章帝本紀》:建初三年:「春正月己酉,宗祀明 堂,禮畢,登靈臺,望雲物,大赦天下。」

元和二年祀五帝於汶上明堂以世祖配

按《後漢書章帝本紀》:「元和二年二月丙辰,東巡狩。壬 申,宗祀五帝於汶上明堂。癸酉,告祠二祖四宗,大會 外內群臣。丙子,詔曰:朕巡狩岱宗,柴望山川,告祠明 堂,以章先勳。其二王之後,先聖之裔,東后蕃衛,伯父、 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百僚從臣,宗室眾子,要荒 四裔,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陵踐 阻絕,駿奔郊畤,咸來助祭,祖宗功德,延及朕躬。予一 人空虛多疚,纂承尊明,盥洗享薦,慚愧祗慄。《詩》不云 乎?『君子如祉,亂庶遄已。歷數既從,靈耀著明,亦欲與 士大夫同心自新。其大赦天下,諸犯罪不得赦者皆 除之。復博奉高嬴,無出今年田租芻槁』。」按《祭祀志》, 元和二年二月,上東巡狩,至泰山,辛未,柴祭天地群 神如故事。壬申,宗祀五帝於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 武帝配,如雒陽明堂祀。癸酉,更告祠高祖、太宗、世宗、 中宗、世祖、顯宗於明堂,各一大牢。卒事,遂覲東后,饗 賜王侯群臣。因行郡國。四月,還京都,又為靈臺十二 門作詩,各以其月祀而奏之。

和帝永元五年祀五帝於明堂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永元五年「正月乙亥,宗祀五帝 於明堂,遂登靈臺,望雲物,大赦天下。」

安帝延光三年祀五帝於汶上明堂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延光三年二月,幸泰山,柴告岱 宗。壬辰,宗祀五帝於汶上明堂。癸巳,告祀二祖六宗, 勞賜郡縣作樂。」按《祭祀志》:延光三年,上東巡狩,至 太山,柴祭及祠汶上明堂,如元和二年故事。

順帝永和元年正月宗祀明堂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永和元年「正月己巳,宗祀明堂, 登靈臺,改元永和,大赦天下。」

漢安元年正月宗祀明堂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漢安元年春正月癸巳,宗祀明 堂,大赦天下,改元漢安。」

文帝黃初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

按:《魏志文帝本紀》云云。

按《晉書禮志》。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 以配上帝。魏文帝即位,用漢明堂而未有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