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7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去地五十五尺,所以擬大易之嘉數,通惟神之至賾。 道合萬象,理貫三才。上以清陽,玉葉覆之。按《淮南子》, 清陽為天,合以清陽之色。詔下之後。猶詳議未決。終 高宗之世。未能創立。

儀鳳二年太常卿韋萬石請定明堂禮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儀鳳二 年七月。太常少卿韋萬石奏曰:「明堂大享。惟古禮鄭 元議祀五天帝。王肅議祀五行帝。貞觀禮依鄭元議 祀五天帝。顯慶以來新修禮。祀昊天上帝。奉乾封二 年敕祀五帝。又奉制兼祀昊天上帝。復奉上元三年 三月敕。五禮俱以貞觀年禮為定。又奉去年敕。並依 周禮行事,今用樂須定所祀之神,未審依古禮及貞 觀禮,為復依見行之禮?」時高宗及宰臣並不能斷依 違,久而不決。尋又詔尚書省及學士詳議,事仍不定。 自此明堂大享,兼用貞觀、顯慶二禮。

中宗嗣聖五年即武后垂拱四年武后毀乾元殿作明堂按唐書武后本紀垂拱四年正月庚午毀乾元殿作明堂十二月辛亥改明堂為萬象神宮按禮樂志

則天始毀東都「乾元殿」,以其地立明堂,其制淫侈,無 復可觀,皆不足紀。其後火焚之,既而又復立。

按《舊唐書禮儀志》:「則天臨朝,儒者屢上言請創明堂。 則天以高宗遺意,乃與北門學者議其制,不聽群言。 垂拱三年春,毀東都之乾元殿,就其地創之。四年正 月五日,明堂成。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三 百尺,有三層。下層象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 圓蓋,蓋上盤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圓蓋。亭」 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棍,藉以為本,亙之 以鐵索。蓋為鸑鷟,黃金飾之,勢若飛翥。刻木為瓦,夾 紵漆之。明堂之下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號萬家神 宮,因改河南縣為合宮縣。詔曰:「黃軒御曆,朝萬方於 合宮;丹陵握符,咨四岳於衢室。有虞輯瑞,總章之號 既存;大禹錫珪,重屋之名攸建。殷人受命,置陽館以 辨方;周室凝圖,立明堂以經野。用能範圍三極,幽贊 五神,展尊祖之懷,申宗祀之典。」爰從漢魏,迨及周隋, 經始之制雖興,修廣之規未備。朕以庸昧,虔膺厚托, 受寄於綴衣之夕,荷顧於仍几之前。伏以高宗往年, 已屬意於陽館,故宗輔之縣,預紀明堂之名;改元之 期,先著總章之號。朕於乾封之際,已奉表上塵,雖簡 宸心,未遑營構。今以鼎郊勝壤,圭邑奧區,處天地之 中,順陰陽之序。舟車是湊,貢賦攸均。爰藉子來之功, 式遵奉先之旨。夫明堂者,天子宗祀之堂,朝諸侯之 位也。開乾坤之奧策,法氣象之運行,故能使災害不 生,禍亂不作,眷言盛烈,豈不美歟!比者鴻儒禮官,所 執各「異。咸以為明堂者,置之三里之外,七里之內,在 國陽明之地。今既俯邇宮掖,恐黷靈祇,誠乃布政之 居,未為宗祀之所。朕乃為丙巳之地,去宮室遙遠,每 月所居,因時饗祭,常備文物,動有煩勞,在於朕懷,殊 非所謂。今故裁基紫掖,闢宇彤闈,經始肇興,成之匪 日。但敬事天地,神明之德乃彰;尊祀祖宗,嚴恭之志 方展。若使惟云布政,負扆臨人,則茅宇土階,取適而 已,豈必勞百姓之力,制九筵而御哉?誠以獲執蘋蘩, 虔奉宗廟故也。時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適 於事。今以上堂為嚴配之所,下堂為布政之居,光敷 禮訓,式展誠敬。來年正月一日,可於明堂宗祀三聖, 以配上帝。宜令禮官博土」學士、內外明禮者詳定《儀 禮》,務從典要,速以奏聞。

嗣聖六年。即武后永昌元年武后享於萬象神宮 按《唐書武后本紀》,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於萬象神 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戊午,布政於萬象神宮,頒九 條以訓百官。按《則天皇后傳》,「永昌元年,享萬象神 宮,改服袞冕,搢大圭,執鎮圭。睿宗亞獻,太子終獻,合 祭天地五方帝,百神從,以高祖、太宗、高宗配,引魏王 士彠從配,班九條訓百官,遂大饗」群臣。 按《舊唐書禮儀志》,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親享明堂, 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頒九條以訓於百 官。文多不載。翌日,又御明堂饗群臣,賜縑纁有差。自 明堂成後,縱東都婦人及諸州父老入觀,兼賜酒食, 久之乃止。吐蕃及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來賀。 嗣聖七年即武后載初元年武后親享明堂。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武后本紀》,載初 元年春正月,神皇親享明堂,大赦天下。依周制建子 月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十二月 為臘月,改舊正月為一月。按《禮儀志》:載初元年冬 正月庚辰朔,日南至,復親饗明堂,大赦改元,用周正。 翼日,布政於群后。其年二月,則天又御明堂,大開三 教。內史邢文偉講《孝經》,命侍臣及僧道士等以次論 議,日昃乃罷。

嗣聖八年。即武后天授二年正月親祀明堂。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武后本紀》云云。

按《禮儀志》:「天授二年正月乙酉,日南至,親祀明堂。」

「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從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