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7 (1700-1725).djvu/1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少府;一以為燔玉,加牲體之上,并燎燔之。

皇祐三年春二月丙戌,宰臣文彥博等進《皇祐大饗 明堂記》。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按《玉海》:皇祐三年二月丙戌,文彥博等上《大享明堂 記》二十卷,目一卷。又言:「《明堂記》起三月戊子下詔,迄 季秋辛亥禮成。廣記備言,垂萬世法,然簡牘頗繁,慮 煩乙覽,因纂成《大享明堂紀要》以聞。」庚寅,內出御製 序賜彥博,令崇文院鏤板賜近臣。彥博言:「先帝東薦 岱牒,右奠汾琮,祀譙苦之密都,策天祖之徽稱」,並存 注記。

嘉祐七年大饗明堂以真宗配

按《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七年秋七月「壬子,詔季秋有 事於明堂。八月乙亥朔,出明堂樂章,肄於太常。九月 己酉,朝饗景靈宮。庚戌,饗太廟。辛亥,大饗明堂,奉真 宗配,大赦。己未,加恩百官。」按《禮志》,「嘉祐七年七月, 詔復有事於明堂。有司言,皇祐參用南郊,百神之位, 不應祭法。宜如隋唐舊制,設昊天上帝五方帝位,以 真宗配,而五人帝、五官神從祀皆罷。又前一日親享 太廟,嘗停孟冬之薦。考詳典禮,宗廟時祭,未有因嚴 配而輟者。今明堂去孟冬畫日尚遠,請復薦廟。前者 祖宗並侑,今用典禮獨配;前者地祇、神州並享,今以 配天而罷。是皆變故,禮中之大者也。開元、開寶二禮, 五帝無親獻儀。舊禮先詣昊天奠獻,五帝並行分獻。 以侍臣奠幣,皇帝再拜。次詣真宗神坐」,於禮為允。而 帝欲盡恭於祀事,五方帝位並親獻焉。朝廟用犢一、 羊七、豕七。昊天上帝、配帝,犢各一,羊、豕各二。五方五 人,帝共犢五、豕五、羊五;五官從祀,共羊、豕十。

按《玉海》,嘉祐七年九月辛亥,大享於明堂,設昊天五 帝位,以真宗配。赦文云:「物無上帝之稱,非躬祀不足 昭虔;聖維文考之尊,非嚴配不足盡孝。」十月十三日, 大宴集英殿。

按《文獻通考》:宋祁奏:「『臣切見鄭康成以上天之神凡 六,昊天者,天皇大帝;五帝者太微五帝』。王肅曰:『天惟 一神,以五帝為次神』。」而諸儒附鄭者多引據而為說 云:凡合祭五帝,一歲有二祀,龍見之月,祭於南郊,謂 之大雩,一也;九月大享於明堂,宗祀文王以配,一也; 祭明堂者,諸儒之言不同,或說周家祭五天帝,皆明 堂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五官神坐廷中,以武王配, 號曰「祖宗」,《禮》所謂「祖文王而宗武王」者也。施設神位, 準五行相向以為法。威仰在卯,西面;熛怒在午,北面; 招拒在酉,東面;葉光紀在子,南面。太皞、炎帝、黃帝、少 皞、高辛各在其位,少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元冥皆 在人帝下,少後。文王坐太皞之南,位如主人,少退。或 曰:「合祭之日,五精之帝皆西向,其牲則天帝各一犢, 合用十牲。文王、武王之牲用太牢。」以《詩·找將》篇曰:「我 將我享,維羊維牛。」文王、武王而用太牢者,以五人帝 各專配一天為之主,主足為外神依止,則文王汎配 五帝矣。不專配則所用牲得從盡物之享云。

英宗治平元年詔奉仁宗配明堂

按《宋史英宗本紀》不載。按《禮志》:英宗即位,禮官議 仁宗配明堂。知制誥錢公輔等言:「《孝經》曰:『昔者周公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又曰: 『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以 周公言之則嚴父,以成王言之則嚴祖。方是時,政則 周公,祭則成王,亦安在必嚴其父哉?《我將》之詩是也。 真』」宗則周之武王,仁宗則周之成王,雖有配天之業, 而無配天之祭。未聞成、康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 之祭而移之。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祭,則嚴父也;以 周公之心攝成王之祭,則嚴祖也。嚴祖、嚴父,其義一 也。漢明始建明堂,以光武配。當始配之代,適符嚴父 之說,章、安二帝,亦弗之變,最為近古而「合乎禮。唐中 宗時,則以高宗配;在元宗時則以睿宗配;在永泰時 則以肅宗配。禮官不能推明經訓,務合古初,反雷同 其論,以惑時主,延及於今,牢不可破。真宗嗣位之初, 儻有建是論者,則配天之祭常在乎太宗矣。願詔有 司博議,使配天之祭不繆於嚴父,而嚴父之道不專 乎配天。」觀文殿學士孫抃等曰:「《易》稱『先王作樂崇德, 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蓋祖考並可配天,符於《孝經》之 說,不可謂必嚴其父也。祖考皆可配,郊與明堂而不 同位,不可謂嚴祖嚴父,其義一也。雖周家不聞廢文 配而移於武,廢武配而移於成,然《易》之配考,《孝經》之 嚴父,歷代循守,不為無說。魏明帝祀文帝於明堂以 配上帝」,史官謂是時二漢之制具存,則魏所損益可 知,亦不可謂章安之後配祭無傳,遂以為未嘗嚴父 也。唐至本朝,講求不為少,所以不敢異者,舍周、孔之 言無所本也。今以為《我將》之詩,祀文王於明堂而歌 者,安知非孔子刪詩存周,全盛之頌被於管絃者獨 取之也。仁宗繼體守成,置天下於泰安四十「二年,功 德可謂極矣。今祔廟之始,抑而不得配帝,甚非所以 宣章嚴父之大孝。」諫官司馬光、呂誨曰:「孝子之心,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