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先知也。以鍾次之,以和居參之也。「虎豹之皮」,示 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陳注〉《旅》,陳也。《庭實》所陳之幣,非一方所貢,故曰「無方。」以土地之產各有所宜,而地里有遠近,則入貢之期日有先後也。
《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
〈陳注〉此以下言朝聘失禮之事。「庭燎」者,庭中設炬火,以照來朝之臣夜入者。
朝覲,大夫之私覿,非禮也。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 也。不敢私覿,所以致敬也。而「庭實私覿」,何為乎?諸侯 之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陳注〉朝覲之禮,「國君親往而大夫從」,則大夫不當又以己物而私覿主君。若大夫執其君之命圭而專使,則當行「私覿」之禮,以申己之信。
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君適其臣,升自阼階,不敢 有其室也。《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 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
〈陳注〉適臣而升自主階,是為主之義。「不敢有其室」者,言人臣不敢以此室為私有而主之矣,況敢為主而待君為客乎?《覲禮》,天子負斧依南面,侯氏執玉入,是不下堂見諸侯也。惟春朝夏宗,以客禮待諸侯,則天子以車出迎。
《玉藻》
天子元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聽朔於南門之外。
〈陳注〉「朝日」,春分之禮也。「聽朔」,聽月朔之事也。「東門」、南門,皆謂國門也。
閏月則闔門左扉,立於其中。
〈陳注〉鄭氏曰:「天子廟及路寢,皆如明堂制。明堂在國之陽,每月就其時之堂而聽朔焉。卒事,反宿路寢。閏月,非常月也。聽其朔於明堂門中,還處路寢門終月。」
《皮弁》以日視朝,遂以食。日中而餕,奏而食。日少牢,朔 月太牢。五飲:上水、漿、酒、醴、酏。
〈陳注〉《皮弁服》,天子常日視朝之服也。諸臣同此服,
卒食,元端而居。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御瞽 幾聲之上下。年不順成,則天子素服,乘素車,食無樂。 諸侯元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聽朔於太廟,朝服 以日視朝於內朝。
〈陳注〉裨冕,公袞,侯伯鷩,子男毳也,朝見天子也。諸侯以元冠,緇衣素裳為朝服。凡在朝君臣,上下同服。
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使人視 大夫,大夫退,然後適小寢,釋服。
〈陳注〉臣「入常先,君出常後」,尊卑之禮然也。視朝而見群臣,所以通上下之情。聽政而適路寢,所以決可否之計。「釋服」,釋朝服也。
將適公所,宿齊戒,居外寢,沐浴,史進象笏,《書思對》命。 既服,習容,觀玉聲乃出。揖私朝,煇如也,登車則有光 矣。
〈陳注〉既服,著朝服畢也。容觀,容貌儀觀也。玉聲,珮玉之聲也。「揖私朝」,與其家臣揖而往朝於君也。
朝服之以縞也,自季康子始也。
〈陳注〉朝服之布十五升,先王之制也。季康子始用生絹,後人因之,故《記》者原其所自。
孔子曰:「朝服而朝,卒朔然後服之。」
〈陳注〉聽朔重於視朝。諸侯之朝服,元端素裳,而聽朔則皮弁,故卒聽朔之禮,然後服朝服而視朝也。
《明堂位》
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 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 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 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 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 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 面東上。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四塞世告》至。」 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卑也。
〈陳注〉疏曰:「中階」者,南面三階,故稱「中。」諸伯以下皆云國,此云「位」者,以三公不云位,諸侯在諸國之上,特舉位言之,明以下皆朝位也。
朝賀部總論一
《春秋》四傳。
隱公十有一年
《春秋》:春,滕侯、薛侯來朝。
《公羊傳》:「其言朝何?諸侯來曰朝,大夫來曰聘。」其兼言 之何?微國也。
《榖梁傳》:「天子無事,諸侯相朝,正也;考禮修德,所以尊 天子也。諸侯來朝,時正也。植言同時也,累數皆至也。」 胡傳:「諸侯朝於諸侯,禮乎?」孔子曰:「邦君為兩君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