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7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三百三卷目錄

 幸學部彙考一

  周總一則

  後漢世祖建武二則 明帝永平一則 和帝永元一則 順帝陽嘉一則

  魏高貴鄉公甘露二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宋文帝元嘉一則

  南齊武帝永明一則

  梁武帝天監二則 大同一則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則

  北齊總一則

  北周武帝保定一則 宣帝大象一則

  隋高祖開皇一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中宗景龍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宋太祖建隆三則 乾德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端拱一則 淳化一則 真宗咸

  平一則 景德一則 仁宗天聖一則 慶曆一則 哲宗元祐一則 徽宗崇寧一則 宣

  和一則 高宗紹興二則 孝宗淳熙一則 寧宗嘉泰一則 理宗淳祐一則 度宗咸淳

  一則

  元順帝至正一則

禮儀典第三百三卷

幸學部彙考一

周制,「天子視學,命有司行事。」

按《禮記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 眾至然後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 聖焉。有司卒事反命。」

陳注天子視學之日,初明之時,學中擊鼓以徵召學士,蓋警動眾聽,使早至也。凡物以初為大,末為小,故以大昕為初明也。有司,教《詩》《書》《禮》《樂》之官也。興舉,秩常節禮也。大全方氏曰:「《學記》曰:『未卜禘不視學』」,蓋教養之久,然後可以視之故也。必警眾,所以奉至尊,不可以不各致其敬故也。

後漢

世祖建武五年初幸太學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建武五年:「冬十月,帝幸臨淄,進 幸劇。初起太學,車駕還宮,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 差。」

建武十九年車駕幸太學。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不載。按《桓榮傳》,「建武十九年, 拜榮為博士,引彭閎、皋弘為議郎。車駕幸太學,會諸 博士論難于前。榮被服儒衣,溫恭有蘊藉,辯明經義, 每以禮讓相厭,不以辭長勝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賞 賜。又詔諸生雅吹擊磬,盡日乃罷。」

明帝永平二年春三月臨辟雍初行大射禮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養老禮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中元元年,初建三雍。顯宗即位,親行其 禮。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備法物之駕,盛清道之儀。 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于前,冠帶縉紳之人,圜 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和帝永元十四年春三月戊辰臨辟雍饗射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云云。

順帝陽嘉元年春三月庚寅帝幸辟雍饗射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云云。

高貴鄉公甘露元年幸太學會諸儒詳陳經義

按《三國魏志高貴鄉公本紀》:甘露元年四月丙辰,帝 幸太學,問諸儒曰:「聖人幽贊神明,仰觀俯察,始作八 卦,後聖重之為六十四,立爻以極數,凡斯大義,罔有 不備,而夏有連山,殷有歸藏,周曰《周易》。《易》之書,其故 何也?」博士淳于俊對曰:「包羲因燧皇之圖而制八卦, 神農演之為六十四,黃帝、堯舜通其變,三代隨時,質 文各繇其事。故《易》者,變易也。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 連天地也。《歸藏》者,萬事莫不歸藏於其中也。」帝又曰: 「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云『燧人氏沒, 包羲氏作乎』?」俊不能答。帝又問曰:「孔子作《彖、象》,鄭元 作注,雖聖賢不同,其所釋《經》義一也。今《彖》《象》不與經 文相連而注連之,何也?」俊對曰:「鄭元合彖象於經者, 欲使學者尋省《易》了也。」帝曰:「若鄭元合之於學誠便, 則孔子曷為不合以了學者乎?」俊對曰:「孔子恐其與 文王相亂,是以不合。此聖人以不合為謙。」帝曰:「若聖 人以不合為謙則鄭元何獨不謙邪?」俊對曰:「古義弘 深,聖問奧遠非臣所能詳盡。」帝。又問曰:「《繫辭》云:『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