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7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明經,不課其義,先取帖經,顓門廢業,傳受義絕。請以 《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周官》《儀禮》《毛詩》為中經,《尚書》 《周易》為「小經,各置博士一員。《公羊》《穀梁春秋》共準一 中經,通置博士一員。博士兼通《孝經》《論語》,依章疏講 解。德行純潔、文詞雅正、形容莊重可為師表者,委四 品以上各舉所知,在外給傳,七十者安車蒲輪敦遣。」 國子、太學、四門三館,各立五經博士,品秩、生徒有差。 舊博士、助教直講,經直律館、算館,助教請,皆罷教授 法。學生謁師,贄用腶脩一束,酒一壺,衫布一裁,色如 師所服。師出中門,延入與坐,割脩𣂏酒三爵止,乃發。 篋出經,摳衣前,請師為說經大略,然後就室,朝晡請 益。師二時堂上,訓授道義,示以文行忠信,孝悌、睦友, 旬省月試,時考歲貢,眂生徒及第多少為博士,考課 上下,有不率教者,檟楚之國子,移禮部為太學生。太 學又不變,徙之四門;四門不變,徙本州之學復不變, 繇役如初,終身不齒。雖率教九年,學不成者,亦歸之 本州。禮部考試法,「請罷帖經,於所習經問大義二十 而得十八,《論語》《孝經》十得八為通。策三道,以本經對, 通二為及第。其孝行聞鄉里者,舉解具言。試日義闕 一二,許兼收焉。」天下鄉貢如之。習業考試,並以明經 為名,得第授官,與進士同。有詔尚書省集百官議。皆 以習俗久,制度難分明,省禁非外司所宜名。《周官》世 職者稱氏,國學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師氏。」大抵 憚改作,故無施行者。

《褚無量傳》:「開元七年,皇太子齒冑於學,詔無量升堂 講勸,百官觀禮,厚賜賚。」

《宋史高閌傳》:「閌為國子司業,時新學成,閌奏補試者 六千人,且乞臨雍,繼率諸生上表以請。於是帝幸太 學,秦熹執經,閌開講《泰卦》,賜三品服。胡寅聞之,以書 貴閌曰:『閣下為師儒之首,不能建大倫,明天人之理, 乃阿諛柄臣,希合風旨,求舉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 甚焉!平生志行掃地矣』。」

《葛勝仲傳》:「勝仲,紹聖四年進士,後除兗州教授,入為 太學正。上幸學,多獻頌者,勝仲獨獻賦。上命中書第 其優劣,勝仲為首。」

《豐稷傳》:「稷改國子司業,起居舍人,歷太常少卿,國子 祭酒。車駕幸太學,命講《書無逸》篇,賜四品服。」

《楓窗小牘》:元祐六年七月朔,皇帝既視文德朝,翰林 學士拜疏於廷曰:「陛下即位,尊有德,親有道,詔舉賢 良方正、經明行修藝文之士,欲以幸教天下,甚惠。夫 太學者,教化之原也。且先皇帝初斥三學舍,增弟子 至三千員,惟聖上幸照臨其宮。」上以問丞相,丞相曰: 「學士議是。今歲屢豐賀,海內誠無事,而陛下聰明仁 孝,好學出天性,不因是以風動四方,則事尚何可為 者?況祖宗之舊章,皆在可考,請下有司討論以進。」制 曰:「可。」以歲十月庚午,駕自景靈宮移伏,謁孔子祠。入 門,降輦,就小次,由東階以升,奠爵再拜。禮官告禮成, 然後退。幸太學,詔博士皆升堂,坐諸生兩廡下。乃命 國子祭酒講《書》之《無逸》終篇,因而幸武成王廟而過 左丞相實從,於是率諸公賦詩以形容之,在位者皆 屬和。《十二月詩》至太學,祭酒司業合其僚屬以謀之 曰:「此太平希闊盛事也,太學何敢私有?必刻金石以 傳之天下為稱。」且屬《格非》序其本末格非。竊惟成周 之隆,其人君起居動作之美,載於詩聲於樂者,多出 於左右輔弼之臣,而王之德意志慮,至設官而傳道 之,不為區區也。今丞相諸公賦詩,與《雅》《頌》之作無異, 祭酒欲傳之天下,與道王之德意無異,宜刻石不疑。 元祐七年正月十日,謹序。此李公格,非筆也。諸公詩 皆七言,以「章庠行」、「王堂」為韻。賦詩,諸公為呂公大防、 蘇公頌、韓公忠彥、蘇公轍、馮公京、王公巖叟、范公百 祿、梁公燾、劉公奉世、顧公臨、李公之純、孫公升、馬公 默、范公純禮、王公欽臣、孔公武仲、陳公軒、吳公安詩、 豐公稷、趙公挺之、李公師德、李公階、王公誼、許公彥、 孫公諤、蔡公肇、周公知默、傅公楫、宋公彬、周、宋公商、 吳公師仁、張公敦義、劉公符、陳公祥道、鄧公忠臣、李 公格非,凡三十六人。

《玉海》:元祐六年十月,釋奠太學,禮成,學正汪浹記視 學始末及以詩章、賦頌、奏記,類為《榮觀集》五卷。 宣和中幸太學,學諭莫若紀奉安宣聖,訖於臨幸三 十四條,為「《崇聖恢儒集》三卷。」

宜和四年,幸太學,孔朝端以先聖後,賜上舍出身。 紹興十四年三月,車駕幸太學,製《文宣王》及《七十二 子贊》,並刊石太學。上曰:「唐明皇作贊,斥先聖先師之 名,非尊儒重道之意。」高閌曰:「尢見聖學高出前代之 上。」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臣僚請以御製贊石 本賜諸郡學校,從之。

淳熙四年二月,幸太學,祭酒林光朝講《中庸九經》一 段,光朝釋行之者一,謂一乃《中庸》。上曰:「深得聖人之 旨,先儒未及。」

《續文獻通考》:「度宗咸淳三年幸學,祇謁先聖,命講《中 庸》畢,執經官陳宗禮、講經官陳宜中各轉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