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9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蔡邕《女訓》:「舅姑若命之鼓琴,必正坐操琴而奏曲。若 問曲名,則捨琴興,對曰:『某曲坐若近,則琴聲必聞;若 遠,左右必有贊其言者。凡鼓小曲五終則止,大曲三 終則止。尊者之聽未厭,不敢早止。若顧望視他,則曲 終而後止,亦無中曲而息也』。」

《述異記》:「空桑生大野山中,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 《拾遺記》:「圓山,其形圓也,有大林,疾風震地,而林木不 動。以其木為瑟,故曰靜瑟也。」

《中興書目》「《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絃 之音,十三徽所象之意。」

《劉子愛民》篇:「政之於人,猶琴瑟也,大絃急則小絃絕, 大絃閒矣。」

《樂稽耀嘉》:鐘太陽,其聲宏寬;瑟少陰,其音清遠。 《齊民要術》:「柘葉飼蠶絲,可作琴瑟等絃。清鳴響徹,勝 於凡絲遠矣。」

《酉陽雜俎》:「古櫬板作琴底,合陰陽通神。」

《杜陽雜編》:東海彌羅國有桑,枝𠏉盤屈,覆地而生,大 者連延十數頃,小者蔭百畝。其上有蠶,可長四寸,其 色金,其絲碧,謂之「金蠶絲。」縱之一尺,引之一丈,撚而 為琴瑟,絃則鬼神愁悲。

《資暇錄》:今彈琴或削竹為甲,以助食指之聲者,亦因 汧公也。嘗因代指而舊甲方墮,新甲未完,風景廓澄, 援琴思泛,假甲於竹,聊為權用。名德既崇,人爭倣效, 好事者且曰:「司徒甲。」夫琴韻在乎輕清,指聲在於自 然,乃棄真用假,舍清從濁,人蓋靡知其由也。至如箜 篌之於秦箏,若能去假還真,其聲宛美矣。

《盧氏雜說》:「彈琴,近代稱賀若夷、甘黨。前有董庭蘭、陳 懷古,懷能汎祝二家聲,謂大小胡笳也。蕭古亦善琴, 云『胡笳第四頭,犯無射商』。遂用其音,為蕭氏九弄。」 《六一詩話》:「蘇子瞻學士,蜀人也。常於淯井監得西南 裔人所賣蠻布弓衣,其文織成。梅聖俞《春雪詩》。此詩 在聖俞集中,未為絕唱。蓋其名重天下,一篇一詠,傳 落外國,而異域之人貴重之如此耳。子瞻以余尤知 聖俞者得之,因以見遺。余家蓄舊琴一張,乃寶曆三 年雷會所斲,距今二百五十年矣。其聲清越,如擊金 石,遂以此布更為琴囊。二物,真余家之寶玩也。」 蘇軾《雜書琴事》:「余家有琴,其面皆作蛇腹紋,其上池 銘云:『開元十年造雅州靈開村』。其下池銘云」:雷家記 「八日合」,不曉其「八日合」為何等語也。其嶽不容指而 絃不收,此最琴之妙。而雷琴獨然,求其法不可得,乃 破其所藏雷琴求之。琴聲出於兩池閒,其背微隆,若 薤葉然,聲欲出而隘,裴回不去,乃有餘韻,此最不傳 之妙。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此退之《聽穎師琴》詩也。歐陽文忠公嘗問僕:琴詩何 者最佳?余以此答之。公言:「此詩固奇麗,然自是《聽琵 琶》詩。」余退而作《聽杭僧惟賢琴》詩云:「大絃春溫和且 平,小絃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識宮與角,但聞牛鳴盎 中雉登木。門前剝啄誰扣門,山僧未閒君勿嗔。歸家 且覓千斛水,淨洗從前箏笛耳。」詩成欲寄公,而公薨, 至今以為恨

凡木本實而末虛,惟桐反之。試取小枝削皆堅實如 蠟,而其本皆中虛空。故世所以貴「孫枝」者,貴其實也。 實故絲中有木聲。

阮千里善彈琴,人聞其名,多往求聽,不問貴賤長幼, 皆為彈之。神氣沖和,不知何人所在。內兄潘岳每命 鼓琴,終日達夜,無忤色。識者嘆其恬澹,不可榮辱。戴 安道亦善鼓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安道對使者破 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余以謂安道之介,不如 千里之達。

「衛懿公好鶴,以亡其國;房次律好琴,得罪至死。」乃知 燒煮之士,亦自有理。

《或對》:一貴人彈琴者,天陰聲不發,貴人怪之,曰:「豈絃 慢故?」或對曰:「絃也不慢。」

琴絃舊則聲闇,以桑葉揩之,輒復如新,但無如其青 何耳。

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應。今沈君信 手彈琴,而與泉合,居士縱筆作詩,而與琴會。此必有 真同者矣。本覺法真禪師,沈君之子也,故書以寄之。 願師宴坐靜室,自以為琴,而以學者為琴工。有能不 謀而同三合無際者,願師取之。

元祐五年十二月一日,游小靈隱,聽林道人論琴碁, 極通妙理。余雖不通此二技,然以理度之,知其言之 信也。杜子美《論畫》云:「更覺良工心獨苦。」用意之妙,有 舉世莫知之者,此其所以為獨苦歟。

元祐六年三月十八日五鼓,舡泊吳江,夢長老仲殊 彈一琴,十三絃頗壞損而有異聲。余問云:「琴何為十 三絃?」殊不答,但誦詩曰:「度數形名豈偶然,破琴今有 十三絃。此生若遇荊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夢中了 然諭其意,覺而識之。今晚到蘇州,殊或見過,即以示 之。寫至此,筆未絕,而殊老叩舷來見,驚嘆不已,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