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1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以兵革。」故聖人之用兵也,若櫛髮耨苗,所去者少

而所利者多。殺無罪之民,而養無義之君,害莫大焉。 殫天下之財,而贍一「人之欲,禍莫深焉。」使夏桀、殷紂 有害于民而立被其患,不至于為炮烙;晉厲、宋康行 一不義而身死國亡,不至于侵奪為暴。此四君者,皆 有小過而莫之討也,故至于攘天下,害百姓;肆一人 之邪,而長海內之禍,此《大論》之所不取也。所為立君 者,以禁暴討亂也。今乘萬民之力而反為殘賊,是為 虎傅翼,曷為弗除?夫畜池魚者必去猵獺,養禽獸者 必去豺狼,又況治人乎?故霸王之兵,以論慮之,以策 圖之,以義扶之,非以亡存也,將以存亡也。故聞敵國 之君有加虐于民者,則舉兵而臨其境,責之以不義, 刺之以過行。兵至其郊,乃令軍師曰:「毋伐樹木,毋抉 墳墓,毋爇五穀,毋焚積聚,毋捕民虜,毋收六畜。」乃發 號施令,曰:「其國之君傲天侮鬼,決獄不辜,殺戮無罪, 此天之所誅,民之所仇也。兵之來也,以廢不義而復 有德也。有逆天之道,帥民之賊者,身死族滅。以家聽 者祿以家,以里聽者賞以里,以鄉聽者封以鄉,以縣 聽者侯以縣。剋其國,不及其民,廢其君而易其政,尊 其秀士而顯其賢良,振其孤寡,恤其貧窮,出其囹圄, 賞其有功,百姓開門而待之,淅米而儲之,唯恐其不 來也。」此湯、武之所以致王,而齊桓、晉文之所以成霸 也。故君為無道,民之思兵也,若旱而望雨,渴而求飲, 夫有孰與交兵接刃乎?故義兵之至也,至於不戰而 止。晚世之兵,君雖無道,莫不設渠塹傅堞而守攻者, 非以禁暴除害也,欲以侵地廣壤也。是故至於伏尸 流血,相支以日,而霸王之功不世出者,自為之故也。 夫為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為身戰者,不能立其功。舉 事以為人者,眾助之;舉事以自為者,眾去之。眾之所 助,雖強必弱;眾之所去,雖大必亡。兵失道而弱,得道 而強;將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國得道而存,失道而亡。

是故大兵無創,與鬼神通。五兵不厲,天下莫之敢當; 建鼓不出庫,諸侯莫不慴㥄沮膽其處。故「廟戰者帝, 神化者王。」所謂廟戰者,法天道也;神化者,法四時也。 修政於境內而遠方慕其德,制勝於未戰而諸侯服 其威,內政治也。古得道者,靜而法天地,動而順日月, 喜怒而合四時,叫呼而比雷霆,音氣不戾八風,詘伸 不獲五度,下至介鱗,上及毛羽,條修葉貫,萬物百族, 由本至末,莫不有序。是故入小而不偪,處大而不窕, 浸乎金石,潤乎草木,宇中六合,振毫之末,莫不順比。 道之浸洽,滒淖纖微,無所不在,是以勝權多也。夫射 儀度不得,則格的不中;驥一節不用,而千里不至。夫 戰而不勝者,非鼓之日也,素行無刑久矣。故得道之 兵,車不發軔,騎不被鞍,鼓不振塵,旗不解卷,甲不離 矢,刃不嘗血,朝不易位,賈不去肆,農不離野。招義而 責之,大國必朝,小城必下,因民之欲,乘民之力,而為 之去殘除賊也。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順 道而動,天下為嚮;因民而慮,天下為鬥。獵者逐禽,車 馳人趨,各盡其力,無刑罰之威,而相為斥闉要遮者, 同所利也。同舟而濟于江,卒遇風波,百族之子揵《捽 招》,「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憂同也。故明王之用 兵也,為天下除害,而與萬民共享其利。民之為用,猶 子之為父,弟之為兄。威之所加,若崩山決塘,敵孰敢 當?故善用兵者,用其自為用也;不能用兵者,用其為 己用也。用其自為用,則天下莫不可用也;用其為己 用,所得者鮮矣。兵有三詆:治國家,理境內,行仁義,布 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上下一心, 君臣同力,諸侯服其威而四方懷其德,修政廟堂之 上,而折衝千里之外,拱揖指撝而天下嚮應」,此用兵 之上也。地廣民聚,主賢將忠,國富兵強,約束信,號令 明,兩軍相當,鼓錞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敵人奔亡, 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習險隘之利,明奇正之 變,察行陣解續之數,維炮綰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 涉血屬腸,輿死扶傷,流血千里,暴骸盈場,乃以決勝, 此用兵之下也。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務 脩其本,釋其根而樹其枝也。

「兵之勝敗,本在于政。政勝其民,下附其上,則兵強矣; 民勝其政,下畔其上,則兵弱矣。故德義足以懷天下 之民,事業足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 謀慮足以知強弱之勢,此必勝之本也。地廣人眾不 足以為強;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 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為存政者,雖小必存;為 《亡政》」者,雖大必亡。

「是故善守者無與御,而善戰者無與鬥。明于禁舍開 塞之道,乘時勢,因民欲而取天下。故善為政者積其 德,善用兵者蓄其怒,德積而民可用,怒畜而威可立 也。故文之所以加者淺,則勢之所勝者小;德之所施 者博,而威所之制者廣;威之所制者廣,則吾強而敵